首页>2012年在线访谈>坚持公交优先战略 努力建设“公交城市”

坚持公交优先战略 努力建设“公交城市”——访北京市交通委员会 主任 刘小明

北京市交通委员会 主任 刘小明

主题: 坚持公交优先战略 努力建设“公交城市”

时间: 2012年05月16日上午 09:00

嘉宾: 北京市交通委员会 主任 刘小明

简介: 2009年,北京市提出建设“公交城市”。“公交城市”是要打造以集约化社会化的公共运输方式为主导多种交通方式协调运转的交通系统,并且和城市的形态、城市的发展、城市的历史文化风貌相协调,是要实现交通发展与城市发展和谐共存。2010年底,北京市政府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推进首都交通科学发展 加大力度缓解交通拥堵工作的意见》,主要工作思路是科学规划和“建、管、限”多措并举,加快“公交城市”建设,缓解城市交通拥堵。“十二五”时期,北京市将坚持两个“不变”,即坚持公共交通的重要战略地位和公益性定位不变,坚持公共交通设施用地优先、投资安排优先、路权分配优先、财税扶持优先不变,努力建设“公交城市”,为广大群众提供安全、快捷、方便、舒适的公共交通服务。

文字实录
【主持人】    2012-05-16 09:01
2009年,北京市提出建设“公交城市”。“公交城市”是要打造以集约化社会化的公共运输方式为主导多种交通方式协调运转的交通系统,并且和城市的形态、城市的发展、城市的历史文化风貌相协调,是要实现交通发展与城市发展和谐共存。2010年底,北京市政府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推进首都交通科学发展 加大力度缓解交通拥堵工作的意见》,主要工作思路是科学规划和“建、管、限”多措并举,加快“公交城市”建设,缓解城市交通拥堵。“十二五”时期,北京市将坚持两个“不变”,即坚持公共交通的重要战略地位和公益性定位不变,坚持公共交通设施用地优先、投资安排优先、路权分配优先、财税扶持优先不变,努力建设“公交城市”,为广大群众提供安全、快捷、方便、舒适的公共交通服务。本期访谈特邀北京市交通委员会主任刘小明与大家在线交流。刘主任,您好!    
【刘小明】    2012-05-16 09:05
你好!各位网友大家好!    
【主持人】    2012-05-16 09:06
刘主任,北京在2009年就提出建设“公交城市”,当时的背景是怎样的?它有哪些重要意义?    
【刘小明】    2012-05-16 09:07
2009年提出建设“公交城市”,我认为有两方面背景。一是首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市化、现代化、机动化进程进一步加快,人口、资源、环境矛盾日益加剧,特别是进入了小汽车为主导的城市机动化时代,也引发了拥堵、能耗、环境、安全、社会公平性等诸多城市问题。当然,这是任何一个世界大城市必然经历的发展过程,像城市交通拥堵,纽约、伦敦和巴黎、东京、首尔先后在上世纪40年代、60年代、70年代和90年代就经历了严重的交通拥堵,虽然此后拥堵有所缓解,但至今仍难以真正摆脱交通拥堵的困扰。    
【刘小明】    2012-05-16 09:09
提出建设“公交城市”的另一个背景是,2008年北京成功举办奥运会、残奥会后,北京市各个方面的建设发展都站在了新的起点上,中央领导和广大市民对北京有了新的要求和新的期望,这使我们交通工作者要对北京交通发展进行全新的探索,要创新,这也是最好的实践科学发展观。为此,我们秉承建设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的理念,结合北京的实际和交通发展的需要,提出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建设人文交通、科技交通、绿色交通的发展理念,研究制定并由市政府颁布了《北京市建设人文交通科技交通绿色交通行动计划(2009年-2015年)》,在这个行动计划中,明确提出北京要着力推进“公交城市”建设。    
【刘小明】    2012-05-16 09:12
建设“公交城市”,对北京而言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一是通过全方位深化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政策措施,促进和支持首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二是通过提高路网承载能力和运行效率,减少路网交通负荷,从而缓解城市交通拥堵,服务市民出行;三是通过推进以轨道交通为骨干、地面公交为主体、步行和自行车等多种交通方式协调运转的绿色出行系统建设,减少汽车排放、鼓励绿色出行,从而实现交通与城市的和谐发展。    
【刘小明】    2012-05-16 09:14
特别是党中央、国务院领导的关心、指导,使我们更加坚定了建设“公交城市”的决心和信心。2009年10月7日,胡锦涛总书记在视察北京交通工作时明确指出:交通问题是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民生问题,也是各国大城市普遍遇到的难题。北京作为特大型国际城市,要解决城市交通问题,必须充分发挥公共交通的重要作用,为广大群众提供快捷、安全、方便、舒适的公交服务,使广大群众愿意乘公交、更多乘公交;温家宝总理也对北京交通工作作出重要批示:交通拥堵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但也反映了汽车增长过快、城市交通承载过大等问题,北京市要进一步完善城市规划,采取综合措施应对和解决可能愈演愈烈的堵车问题。    
【主持人】    2012-05-16 09:17
您对“公交城市”是如何理解的?北京建设“公交城市”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刘小明】    2012-05-16 09:18
我认为,“公交城市”不仅包括网络化的轨道交通和地面公共交通系统、自行车和步行系统,还应包括便捷的换乘系统、无障碍交通运输系统、城市中心区物流配送系统,以及低能耗、低排放、高效率的交通工具等等。“公交城市”是要打造以集约化社会化的公共运输方式为主导多种交通方式协调运转的交通系统,并且,必须和城市的形态、城市的发展、城市的历史文化风貌相协调,是要实现交通发展与城市发展和谐共存。简而言之,“公交城市”要体现以人为本的“人文交通”、技术创新的“科技交通”、节能减排的“绿色交通”。    
【刘小明】    2012-05-16 09:21
我们在《北京市建设人文交通科技交通绿色交通行动计划(2009年-2015年)》中,提出了六大行动、二十五项工程。六大行动包括:着力推进“公交城市”建设、着力推进路网承载能力提高、着力推进交通信息化建设、着力推进交通技术创新与产业化发展、着力推进交通精细化管理和着力推进交通文明建设,第一个行动就是建设“公交城市”,它又包括了轨道交通网络化服务工程、地面公交网络化服务工程、交通出行便捷换乘服务工程、步行和自行车交通服务工程、交通出行无障碍服务工程和城市货运物流配送服务工程等六大工程。    
【主持人】    2012-05-16 09:23
刘主任,您刚才提到世界大城市都有过治理城市交通拥堵的过程,那它们有什么值得我们借鉴的经验?    
【刘小明】    2012-05-16 09:24
城市交通问题作为世界大城市发展伴生的普遍现象,是现代化、城市化和机动化过程中一个不可避免的难题,世界大城市的发展历程中都曾饱受交通拥堵之苦。它们都采取了“公交优先”、改善出行环境和调节私人小汽车发展使用等一系列交通政策,改善城市交通环境,主要是通过中心城区高密度轨道交通线网、大规模市郊铁路系统、结构合理的道路系统、鼓励自行车发展、有效的交通需求管理来支撑50-70公里半径的都市区域交通出行。    
【刘小明】    2012-05-16 09:26
比如,纽约注重打造便捷通畅的公共交通系统、营造绿色交通氛围、合理利用现有交通设施;伦敦建设高效可靠的轨道交通系统、实行“低排放区”环保计划、提高机动化出行成本;东京坚持以轨道交通为主体的交通发展模式,建设大规模的市郊铁路,同时,实施区域差别化停车收费政策、提高小汽车用车成本,鼓励人们选择绿色、环保的公共交通工具;巴黎“三管齐下”建设“公交城市”,包括:发展轨道交通、建设区域快速轨道线、推广自行车租赁服务。这些经验都值得借鉴,并结合北京实际来运用。    
【主持人】    2012-05-16 09:29
那北京建设“公交城市”的目标是什么?    
【刘小明】    2012-05-16 09:30
建设“公交城市”的目标有远期和近期之分。就近期来说,到2015年,要基本建成适应首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吸引力大、承载能力强、运行效率高、覆盖范围广、接驳换乘易、服务质量好的现代化公共交通体系,公共交通服务能力和水平明显提升,中心城公共交通出行比例达50%左右。在公共交通吸引力明显增强的同时,城市物流配送体系形成规模,中心城内物流配送系统承担城市正常运行货运量的70%左右。突出体现在方便、快捷、舒适、安全和节能减排上。    
【刘小明】    2012-05-16 09:32
具体讲,方便就是要实现中心城90%乘客步行到最近公交车站距离不超过500米,五环路内平均步行1000米即可到达轨道交通站点。快捷就是要实现公交专用道总里程达450公里以上并连续成网;地面公交平均运营速度达到18公里/小时,其中专用道达到22公里/小时;高峰时段公共交通乘客通勤平均出行时间不大于60分钟。舒适就是要实现高峰时段平均满载率地面公交70%左右、轨道交通骨干线100%左右。安全要实现公共交通参与者安全意识和法制意识明显提高,公共电汽车万车交通事故死亡率控制在2以下(4.5人/万标台)。节能减排要通过管理、经济、技术手段降低公共交通行业能耗水平,较“十一五”末降低10%。    
【主持人】    2012-05-16 09:36
刘主任,通过您的介绍,我们对北京建设“公交城市”有了一个初步了解,下面请您谈谈“十一五”期间北京交通发展情况。    
【刘小明】    2012-05-16 09:37
“十一五”期间,结合筹备、举办2008年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和新中国建国60周年系列庆祝活动,北京市在发展公共交通、缓解市区交通拥堵、满足市民基本出行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交通发展应对了近5年净增200多万辆机动车、机动车保有量达480.9万辆的挑战,为建设“公交城市”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简要的可从四方面说:    
【刘小明】    2012-05-16 09:38
一是城市道路网络基本形成。近年来,我市加大投资力度,加快道路设施建设。到2010年底,城市道路总里程达到6355公里,其中城市快速路263公里,主干路874公里,次干路652公里,支路及以下等级道路4566公里,形成了“环路+放射线”的城市道路骨架。市域公路总里程达到21113公里,其中高速公路903公里,干线公路3474公里,乡村公路13504公里,进一步完善了以国、市道为骨干,县、乡、村道为支脉的放射状公路交通网络。    
【刘小明】    2012-05-16 09:39
二是公共交通服务水平显著提高。我市积极落实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战略,加快轨道交通建设,多次缩短既有轨道交通线路最小发车间隔,优化调整地面公交线路,不断完善公交线网。截至2010年底,我市轨道交通运营线路共14条,运营里程达到336公里,比 “十五”末112公里增加了222公里,增长了1.95倍。2007年至2010年,先后18次缩短轨道交通线路运营间隔,部分线路最小发车间隔缩短至2分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大幅提高了轨道交通运输效率。还有不断优化地面公交线网,建成了南中轴、朝阳路、安立路等3条大容量快速公交线路,调整公交线路793条,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大,解决了720个小区居民出行问题。    
【刘小明】    2012-05-16 09:42
建成北京南站、动物园、东直门、西客站北广场、西苑等5个综合客运枢纽。建成驻车换乘停车场19个、停车位2726个,进一步方便了市民换乘轨道交通出行,减少了中心区交通压力。实行公共交通低票价政策,刷卡乘公交车路享受成人4折、学生卡2折优惠,轨道交通除机场线外实施全路网单一票制、每人次2元的低票价政策,实现了全网无障碍换乘和“一票通”、“一卡通”。轨道交通和地面公交日均客运量从2005年的1200万人次增加到2010年的1886万人次,增长了57%;公共交通出行比例由29.8%增加到40.1%,增长了10.3个百分点。    
【刘小明】    2012-05-16 09:43
三是交通需求管理取得初步成效。从2008年10月11日起,实施工作日高峰时段区域限行交通管理措施,也就是按车牌尾号每周停驶一天。2010年4月,北京市政府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完善错时上下班措施的通告》,市属各级党政机关、社会团体、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和城镇集体企业实施错时上下班。2010年4月1日,我市调整了燕莎、西单、CBD等13个重点区域非居住区白天停车收费价格。通过采取以上一系列措施,我市维持了较好的交通保障和服务能力。    
【刘小明】    2012-05-16 09:44
四是绿色交通理念深入人心。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电视和网络等媒体及户外公益广告,深入开展绿色出行和环保知识等方面的宣传,提高交通参与者的现代交通意识,引导交通消费方式的转变。将交通文明作为文明市民的重要指标,开展了交通文明宣传进社区、进家庭、进学校、进单位、进农村活动,号召市民文明行车、乘车、停车、行路;深入开展了排队日、让座日、交通志愿者服务活动和公交、轨道交通、出租汽车等窗口行业创建文明行业、文明单位活动,提升交通服务水平。通过大力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提高服务水平、加强宣传引导,绿色交通理念深入人心,广大群众愿意乘公交、更多乘公交,公共交通出行比例显著提高。    
【主持人】    2012-05-16 09:47
请问刘主任,近两年北京建设“公交城市”主要采取了哪些措施?取得了哪些效果?    
【刘小明】    2012-05-16 09:48
2010年底,北京市政府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推进首都交通科学发展 加大力度缓解交通拥堵工作的意见》,主要工作思路是科学规划和“建、管、限”多措并举,加快“公交城市”建设,缓解城市交通拥堵。    
【刘小明】    2012-05-16 09:49
在规划方面,进一步优化调整城市功能布局、充分发挥交通引导和服务作用、全面落实配套交通基础设施规划。    
【刘小明】    2012-05-16 09:50
建设方面,针对公共交通系统的自身建设,强调加快中心城轨道交通建设、改造既有轨道交通线路安全运营服务设施、构建公交快速通勤网络、进一步优化调整地面公交线网、加快综合客运交通枢纽和公交场站建设;针对与公共交通发展相配套和衔接的城市道路和公路网、步行自行车网等也明确了具体工作措施。    
【刘小明】    2012-05-16 09:51
在管理方面,针对公共交通发展的外部环境,从经济手段、秩序管理、科技信息化、应急管理等方面入手,明确了具体工作措施。    
【刘小明】    2012-05-16 09:52
在限制方面,明确了小客车保有量增量调控、高峰时段区域限行等措施。    
【刘小明】    2012-05-16 09:53
总体上讲,我市轨道交通建设快速推进,既有轨道交通运输能力不断提升,地面公交线网持续调整优化、运行速度得到提高,枢纽场站建设成效显著。2011年底,机动车保有量达到498.3万辆,在这种持续快速增长的情况下,公共交通出行比例达到42%,较2005年底的29.8%增长了12.2个百分点,而小汽车出行比例首次下降,由34.8%下降到33%。中心城交通运行状况有所好转,高峰时段交通指数由6.1下降到4.8,路网运行速度由每小时22.6公里提高到25.3公里。全市交通总体安全顺畅,交通拥堵势头得到有效遏制。发展公共交通对于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的治本作用得到了体现,实现了“十二五”期间的良好开局。    
【主持人】    2012-05-16 09:56
刘主任,您刚才讲了北京在“公交城市”建设方面取得的成效,那今后一段时期或者说在“十二五”时期,北京建设“公交城市”准备给予哪些政策支持?    
【刘小明】    2012-05-16 09:57
据预测,“十二五”末,北京全市日均出行总量将达到5400-5900万人次,平均出行距离增加到11公里,机动车出行需求持续快速增长势头很难在短期内减缓,中心城路网承载的压力仍然大,所以,我们要坚持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战略,进一步落实其各项政策保障措施,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努力优化调整出行结构,倡导绿色交通出行。“十二五”时期,必须坚持两个“不变”,即坚持公共交通的重要战略地位和公益性定位不变,坚持公共交通设施用地优先、投资安排优先、路权分配优先、财税扶持优先不变,努力建设“公交城市”,为广大群众提供安全、快捷、方便、舒适的公共交通服务。    
【刘小明】    2012-05-16 10:00
目前,我们正在研究起草关于进一步落实公共交通优先发展战略,大力提升公共交通服务能力和水平的意见,主要措施是有:一是进一步严格落实用地优先,保障新建和已有设施用地、清理移交被挪用的设施用地和提高用地利用效率,强化接驳换乘功能;二是进一步切实保障路权优先,加快建设公交专用道网络,并完善公交专用道管理;三是继续保持投资安排优先,加大政府投资力度、创新投融资体制机制;四是继续坚持财税扶持优先,进一步加大财政支持力度、研究完善票制票价体系和研究落实税收优惠政策;五是着力优化地面公交线网,在中心城构建快线网、优化普线网、拓展支线网,实现中心城公交、市郊公交、郊区公交、轨道交通的有效衔接;六是提高公共交通运营效率,强化市交通、国资部门对公共交通运营管理的监管能力,推动城乡公共交通一体化发展;七是提高公共交通行业科技水平,提高公共交通行业信息化水平和应急处置能力,推动公共交通行业节能减排。    
【主持人】    2012-05-16 10:06
请您具体谈谈有哪些措施。    
【刘小明】    2012-05-16 10:07
具体说有三方面建设任务:    
【刘小明】    2012-05-16 10:08
一是继续加快建设发展轨道交通。要按照“安全、质量、功能、成本和效率”相统一原则,加快轨道交通新线建设,扩大规模,增加中心城线网密度,确立轨道交通在城市公共客运系统中的骨干地位。目前,北京在建的有轨道交通6号线一期、8号线二期南段、9号线北段、10号线二期、7号线、14号线、15号线一线西段、西郊线、S1线等9线路,其中,6号线一期、8号线二期南段、9号线北段、10号线二期将于今年年底前开通试运营,“十二五”期间,我们还将加快实施中心城轨道交通加密工程,陆续开工建设轨道交通6号期二期与西延、8号线三线与北延联络线、16号线、海淀山后线、燕房线、昌平线二期等6条线路。    
【刘小明】    2012-05-16 10:11
同时,将实施既有轨道交通线路改造工程,实现轨道交通4号线、5号线、10号线一期高峰发车间隔2分钟,中心城新投入运营的骨干线路最小发车间隔2-2.5分钟,更新运营线路老旧车辆,缩短发车间隔,提高运输能力。到2015年,全市轨道交通线网运营总里程达到660公里,五环路内线网密度达到0.58公里/平方公里以上,平均步行1000米即可到达地铁车站,轨道交通日均客运量达到1200万人次以上,高峰时段平均满载率控制在100%左右,运营管理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刘小明】    2012-05-16 10:13
二是持续优化调整地面公交线网。目前,我们正研究起草到2015年的优化地面公交线网落实公交优先行动计划,从今年起用3-4年时间,围绕“五新”(新开轨道交通线路;新建综合交通枢纽、场站;新建BRT线路和公交专用道;新建道路;新建小区)、关注“两段”(客流集中路段;交通拥堵常发路段),持续推进优化地面公交线网工作。优化工作是在摸清公众出行需求和分析出行特征的基础上,结合轨道交通线网和地面公交线网布局、运营情况,按照“增覆盖、减重复、提效率、强吸引”的工作原则,调优、调快、调密,构建快线网、调整普线网、拓展支线网,同时,选区域、适需求,完善柔性公交服务。    
【刘小明】    2012-05-16 10:16
整体上分成两个阶段实施,第一阶段(2012年至2013年):重点是扩大地面公交覆盖,加密区域内公交支线,布设一批公交快线,结合轨道交通线路合理调配线路高、平峰运力;第二阶段(2014年至2015年):重点是结合轨道交通线网的逐步加密,整合削减重复地面公交普线,完善公交快线和支线,优化运营组织。行动计划实施期间,按需要开通通勤快车,完善地面公交柔性服务。到2015年,中心城90%乘客步行到最近公交车站距离不超过500米;公交专用道总里程达450公里以上并连续成网;地面公交平均运营速度达到18公里/小时,专用道达到22公里/小时;高峰时段公共交通乘客通勤平均出行时间不大于60分钟;高峰时段地面公交平均满载率在70%左右。    
【刘小明】    2012-05-16 10:19
今年的公交线网优化工作,我们按照“优先、优化、优质”的工作原则,储备了可优化调整的地面公交线路97条,在确保完成北京市政府实事项目优化调整公交线路40条的基础上,优化调整尽可能多的地面公交线路。比如,配合阜石路BRT4开通,储备撤销线路3条、调整线路2条;结合宋家庄、四惠等综合交通枢纽启用,储备缩短线路5条、分段运营线路2条;再比如,围绕居住社区,储备新开支线14条,其中与轨道交通接驳的支线9条,远郊区县小区连接进城线路的支线3条等,可方便近35个小区居民换乘轨道交通线路和地面公交线路。    
【刘小明】    2012-05-16 10:22
开设以“袖珍公交”为主的地面公交支线的同时,我们将大力建设公共自行车服务系统,形成有效组合,共同解决“最后一公里”出行需求。到2015年,将建成1000个站点、5万辆车以上规模的公共自行车服务系统,形成辐射和覆盖全市主要城镇、交通枢纽、商业街区的网络,今年年底前将先建设500个站点、2万辆自行车。    
【刘小明】    2012-05-16 10:23
三是加快枢纽场站建设。重点建设苹果园、北苑北、望京西等10个客运枢纽;建成温泉、北七家、后沙峪、郭公庄、丽泽南5处中心站,西直门南、西直门北、冷泉、青塔等25处首末站;将一批临时场站转化为永久场站;建设临时场站40处;鼓励新能源电动汽车的使用,建设小营、四惠、靛厂等8处电动车充换电站和一批加气站;规划建设木樨园、方庄、右安门、和平里等多处立体停车场,提高现有场站停车能力;随轨道交通新线同步建设驻车换乘停车场,停车位2.1万个;完善郊区客运场站建设,新建五级客运站80个。    
【主持人】    2012-05-16 10:25
刘主任,为建设“公交城市”,北京在交通需求管理方面将做哪些工作?    
【刘小明】    2012-05-16 10:26
目前,北京在交通需求管理方面主要是实施了“两限、一调整”,即工作日高峰时段区域限行、小客车数量调控,也就是“限购”,以及通过经济手段调节机动车使用的非居住区停车场白天收费标准调整。这些组合措施,无论是对顺畅交通运行、还是对减少机动车污染物排放,都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更为我们建设便捷的公共交通出行系统、降低小汽车使用强度、树立绿色出行理念赢得了时间。    
【刘小明】    2012-05-16 10:28
“限行”,除了我在前面提到的工作日高峰时段区域限行外,从2011年1月1日起对非本市载客汽车进入五环路以内道路行驶的,须办理进京通行证件,且工作日7时至9时、17时至20时,禁止在五环路以内道路行驶。这一措施可以减少工作日进入五环路行驶车辆达80-90万辆。    
【刘小明】    2012-05-16 10:29
“限购”,仅对9座以下的小客车,主要的目的是减缓机动车保有量的增长速度。我们的做法是:结合交通运行情况、道路等交通基础设施资源情况,在确保交通运行基本顺畅的前提下,按年度确定机动车年增长数量,这两年均是年增长24万辆,主要是考虑包括道路、停车等交通设施的承载能力、环保要求和市民的购车需求。在指标配置上,我们按照“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通过随机摇号方式分月度配置购车指标。    
【刘小明】    2012-05-16 10:30
停车收费价格调整作为缓堵综合措施中唯一的经济手段,从2010年4月1日起的试点实施到2011年4月1日的全面调整,应该说收到了预期效果。全市有2942个停车场上调停车价格,三环路内停车场停车数量有所下降,市民出行方式发生积极变化,小客车出行比例首次下降。实践表明,经济手段对于缓解交通拥堵作用明显。从世界大城市的经验看,实施部分区域收取“拥堵费”、结合治理大气污染收取“排污费”等措施,都值得北京借鉴。    
【主持人】    2012-05-16 10:32
目前,全国各省市都在推进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请您谈谈北京将采取哪些措施。    
【刘小明】    2012-05-16 10:33
北京作为我国的枢纽城市,建设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十分必要,任务也很重。总体来说,到“十二五”末,要基本建成“能力适应、方式优化、布局合理、运行高效”的一体化综合运输服务体系,包括:建设以高速公路和国、市道为骨干的干线公路网和功能结构完善的市域及区域公路网;构建公路、铁路、民航为一体的交通设施体系,提升对外辐射能力;完善体制机制,整合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资源,实现各种交通运输方式功能互补、级配合理、层次健全,以确保中心城交通安全顺畅、市域交通便捷有序、区域通道顺畅通达,适应首都经济社会发展和环首都区域交通发展需要。    
【刘小明】    2012-05-16 10:36
具体有:重点推进服务首都机场的东直门枢纽城市值机系统、京密高速、机场二高速西延等项目建设,制定实施新机场区域交通综合发展规划和设施建设计划;优化调整公路主枢纽布局,沿西北、东南、西南三个主要交通走廊将枢纽外迁至四环外,与轨道交通、高速公路有机结合,重点推进望京、通州、房山、亦庄、新机场等客货运枢纽项目建设;适应现代物流业发展和华北物流区中心功能的需要,实现传统道路货运业向现代物流业社会化、专业化和规模化转变,组建5万辆规模的“绿色车队”,承担70%的日常物资运输和行业全部应急物资运输任务;建设京台高速北京段、104国道、107国道、108国道二期等一批干线公路项目;建设新一代智能交通运输管理与服务体系,推进交通应急物联网建设。    
【主持人】    2012-05-16 10:40
请您简要谈谈北京在交通节能减排方面的思路和目标。    
【刘小明】    2012-05-16 10:41
北京交通节能减排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战略,加快转变交通发展方式,推进以轨道交通为骨干、地面公交为主体、步行和自行车等多种交通方式协调运转的公交城市建设,推进以人文交通、科技交通、绿色交通为特征的首都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积极打造以“绿色出行、绿色运输、绿色施工、绿色设施”为特点的高效清洁的交通运输系统。    
【刘小明】    2012-05-16 10:43
我们初步制定了节能减排工作的总体目标。    
【刘小明】    2012-05-16 10:44
一是交通清洁化出行结构进一步优化。居民绿色出行环境得到显著改善,公共交通出行比例持续提升。新能源及节能环保型汽车得到广泛推广,交通设施运行综合能效显著提升。新一代智能交通系统初步建成,为交通管理和市民出行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信息服务。到2015年,交通行业能源利用效率明显提高,二氧化碳排放强度和污染物排放量明显降低,绿色、低碳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取得明显进展。    
【刘小明】    2012-05-16 10:46
二是结构性节能减排取得明显进展。基础设施网络体系更加畅通,城市公共交通出行分担率明显提高,节能型综合交通体系初步形成;运输车辆节能减排水平明显提高,结构更加优化;替代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比重有所提高,交通行业能源消费结构明显改善。    
【刘小明】    2012-05-16 10:47
三是节能减排科技创新与服务体系基本健全。节能减排科技创新体系进一步健全,成果转化与高技术产品推广能力明显增强;节能减排技术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培育壮大一批专业技术服务机构,节能减排服务产业化水平明显提高。    
【刘小明】    2012-05-16 10:48
四是节能减排监管能力显著提升。全行业、全社会节能减排理念与素质明显提升,基本形成与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相适应的比较完善的交通行业节能减排战略规划体系、政策支持体系、监管组织体系和统计监测考核体系。    
【刘小明】    2012-05-16 10:49
我们初步提出的节能减排目标是,到2015年底,交通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在1600万吨标准煤以内;客运车辆二氧化碳排放量要比2010年下降5%;货运车辆二氧化碳排放量要比2010年下降10%。    
【主持人】    2012-05-16 10:50
我们知道,城市交通发展,特别是公共交通发展,需要全社会的参与。刘主任,北京在这方面是如何宣传引导的?    
【刘小明】    2012-05-16 10:51
“公交城市”建设离不开社会各界的支持和广大市民公交出行理念的树立。我们在进一步做好绿色出行文明交通倡导、引导活动,精心和策划“绿色出行月”、“无车日”、“11日文明出行排队日”、“22日文明出行让座日”、“绿色出行宣讲”等各种引导活动基础上,下一步将加大“公交城市”建设的宣传引导和信息发布的力度,从宣传内容上,兼顾“公交城市”建设理念、进展和规律的普及和推广,广泛介绍公交出行对于城市交通良性发展和市民个体健康的益处;从宣传渠道上,既积极利用广播、电视、报刊、杂志等传统媒体,又发挥网络、移动终端等新型媒体传播速度快、承载信息量大、互动性强的特点,使“公交城市”建设得到广泛传播;从宣传形式上,既注重信息的发布,也通过各种渠道收集社会各界对于“公交城市”建设的意见建议,及时将好的意见建议吸纳进“公交城市”建设的各项举措中,营造一个人人支持、人人参与“公交城市”建设的良好氛围。    
【刘小明】    2012-05-16 10:56
“公交城市”的建设,离不开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相关部门的积极配合,更离不开广大市民的理解、支持和积极参与。北京建设“公交城市”,需要借鉴国内外大城市的交通发展经验,坚持以人为本、标本兼治和体制机制创新,综合运用科技、经济、必要的行政和法律等手段,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大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力度,加强机动车总量调控并引导合理使用,提高交通综合管理水平,为做好“四个服务”,全面推进“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战略和中国特色世界城市建设提供交通保障。我坚信,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下,在交通运输部的大力支持和北京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北京市相关部门的积极配合和广大市民的支持参与以及兄弟省市的配合支持下,经过首都交通人和交通参与者的不懈努力,我们一定能实现北京建设“公交城市”的目标。    
【主持人】    2012-05-16 11:00
感谢刘小明主任做客在线访谈。本期访谈到此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