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2014年在线访谈>加强协同创新 提升交通运输科技创新能力

加强协同创新 提升交通运输科技创新能力——访交通运输部科技司副司长 袁鹏

交通运输部科技司副司长 袁鹏

主题: 加强协同创新 提升交通运输科技创新能力

时间: 2014年10月28日上午 09:00

嘉宾: 交通运输部科技司副司长 袁鹏

简介: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要求要“建立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强化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交通运输行业加强协同创新,既是贯彻党中央国务院领导指示、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必然要求,也是促进“四个交通”发展、加快交通运输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更是探索新的科研创新模式、促进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的必然趋势。

文字实录
【主持人】    2014-10-28 09:01
各位网友大家好!今天,我们特邀交通运输部科技司袁鹏副司长就加强协同创新、提升交通运输科技创新能力的主题,与大家进行在线交流。袁鹏副司长,您好!
 
【袁鹏】    2014-10-28 09:02
主持人好,大家上午好!有机会通过交通运输部政府网站在线访谈栏目,与大家共同交流加强协同创新、提升交通运输科技创新能力这一主题,感到很高兴。
 
【主持人】    2014-10-28 09:03
我们注意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要求要“建立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强化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请谈谈应当如何理解这一改革要求。
 
【袁鹏】    2014-10-28 09:04
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很重要。我国历史上几次与科技革命失之交臂,深层次的原因在于体制不适应。当前,我国科技与经济之间的转移转化通道还有“最后一公里”,科技创新内生动力不足,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两张皮”。说到底,还是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不适应发展的要求,没有顺应科技创新的自身规律。因此,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协同创新”,并以此为切入点,全面推动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坚持需求导向和产业化方向,坚持企业在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发挥市场经济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促进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增强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使我国的科技创新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大潮中,成为推动经济增长新的动力源泉。
 
【袁鹏】    2014-10-28 09:06
协同创新,顾名思义,“协同”是基本形式,就是科研与产业的协同、产业链条上游与下游的协同、基础科学与应用技术研究的协同,就是要从科技创新的源头上体现产业发展需求,使得研究形成的科研成果可快速、有效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真正实现以需求为导向、以应用为根本、以创新为关键的目标要求。“创新”是根本方向,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是习近平总书记的重大战略思想,科技发展的方向就是创新、创新、再创新。总的来说,协同创新就是市场决定机制与政府深度介入相融合,需求引导、创新引领、搭建平台、整合要素、共同成长的一个过程。
 
【主持人】    2014-10-28 09:08
请问加强协同创新对于促进行业发展有什么重要意义?
 
【袁鹏】    2014-10-28 09:09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部党组审时度势,作出了加快“四个交通”发展的战略抉择。科技创新是贯穿“四个交通”的一条主线,也是加快“四个交通”发展的重要支撑和保障,行业科技创新的能力水平也必将深刻影响“四个交通”的发展。而协同创新正是提升行业科技创新能力水平的重要机制保障,也是当前交通运输科技创新的必由之路。
 
【袁鹏】    2014-10-28 09:10
因此,杨传堂部长在全国交通运输科技创新电视电话会上指出,“要加快综合交通、智慧交通、绿色交通和平安交通建设,不断提升交通运输服务质量和水平,努力实现交通运输现代化,必须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集中力量加快推进交通运输行业科技创新”,“要持续提升科技创新的开放性和协同性,开展以需求为导向、目标为牵引的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合作,探索多学科融合、多团队协同、多技术集成,形成产学研相协调的创新发展模式”。
 
【主持人】    2014-10-28 09:12
请问科技司在加强行业协同创新工作上有些什么考虑?
 
【袁鹏】    2014-10-28 09:13
长期以来,交通运输科技创新工作坚持“项目来源于工程、研究依托于工程、成果应用于工程”,交通运输科技项目的实施一直体现着协同创新的组织形式,协同创新于行业科研单位和人员而言,并不陌生。但是,这种协同创新只是一种不自觉的形式应用,只是一种项目攻关的组织方式,是以项目为纽带的临时性的协同攻关,并没有聚焦行业某一重大科技问题,开展长期持续协同创新工作,没有形成机制的自觉创新和体制的主动保障,和今天我们所强调的协同创新有重大差别。加强协同创新,我想,首先还是需求引导、创新引领,搭建平台、整合要素,进行自觉的体制机制创新。
 
【袁鹏】    2014-10-28 09:15
因此,我司以加快“四个交通”发展的重大科技需求为引导,推动行业内外科研单位、高等院校和有关企业,发挥自身科研优势,围绕“四个交通”选择方向,联合、整合资源,建设协同创新平台,并于2013年开展了交通运输行业协同创新平台(以下简称“平台”)的认定工作。
 
【主持人】    2014-10-28 09:16
如您所说,认定协同创新平台是加强协同创新的一项具体举措,是自觉的体制创新,您能谈一谈开展这项工作的具体背景吗?
 
【袁鹏】    2014-10-28 09:17
好的,为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快提升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科技部、财政部、教育部、国资委、中华全国总工会、国家开发银行等6部委开展了国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构建工作。
 
【袁鹏】    2014-10-28 09:18
同时,为发挥高校多学科、多功能的优势,积极联合国内外创新力量,有效聚集创新要素和资源,构建协同创新的新模式,形成协同创新的新优势,教育部、财政部决定建立一批“2011协同创新中心”。
 
【袁鹏】    2014-10-28 09:19
在此背景下,我们就考虑把行业的协同创新平台的组建与国家科技部、教育部等部委的部署结合起来、对应起来,以争取更多的国家层面的资源、政策支持,推动以企业为主体和以高等院校为主体的两类交通运输行业协同创新平台建设。
 
【主持人】    2014-10-28 09:20
您刚才介绍了国家层面协同创新平台的建设背景,交通运输行业的协同创新中心是对应国家两类不同主体创新平台进行组建,那么,我们行业是否已经申报有国家级的协同创新平台了呢?
 
【袁鹏】    2014-10-28 09:21
截至目前,交通运输行业还没有企业和高校申报成功国家级的平台。但是,我们行业的相关企业和高等院校对申报国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和2011协同创新中心的积极性很高,基础条件也不错。所以,我们想通过建设、认定行业协同创新平台,积累经验,积蓄资源和力量,一是争取申报国家级平台,获得更高层次的支持;二是形成行业协同创新的稳定团队,推动科技项目组织方式的进一步优化,完善行业创新体系,提升创新能力水平。
 
【主持人】    2014-10-28 09:23
我们行业平台是分别以企业为主体和以高校为主体建设,定位有什么不同呢?
 
【袁鹏】    2014-10-28 09:24
以企业为主体的协同创新平台是指以企业为主体,整合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等,以企业发展需求和各方共同利益为基础,以提升产业技术创新能力为目标,以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契约为保障,形成的联合开发、优势互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产学研协同创新组织。
 
【袁鹏】    2014-10-28 09:25
以高校为主体的协同创新平台是指以高等院校为主体,通过高校与高校、科研机构,特别是与大型骨干企业的强强联合,组建具有法律约束力保障的,从事交通运输重大科学问题研究、核心共性技术研发和转移的产学研协同创新组织。
 
【主持人】    2014-10-28 09:26
平台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袁鹏】    2014-10-28 09:27
平台的主要任务是组织企业、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等,按照“行业急需、国际一流”的要求,针对提高综合交通、智能交通、绿色交通和平安交通发展水平的重大科学问题和关键技术问题,开展科研合作,通过创新资源的有效分工与合理衔接,突破核心技术、实施技术转移、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
 
【袁鹏】    2014-10-28 09:28
以企业为主体的协同创新平台应具有较强的产业带动作用,有利于集聚创新资源,形成产业技术创新链。以高校为主体的协同创新平台应积极开展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的综合改革。
 
【主持人】    2014-10-28 09:29
请问平台构建是不是会有一些遵循的基本原则?
 
【袁鹏】    2014-10-28 09:30
是的,平台构建首先要坚持三个方面的基本原则:一是遵循市场经济规则。要立足于创新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合作各方的共同利益,通过平等协商,在一定时期内,通过具有法律效力的契约,对成员形成有效的行为约束和利益保护。
 
【袁鹏】    2014-10-28 09:31
二是体现国家战略目标。要符合有关规划确定的重点领域,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节能减排等政策导向,符合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的迫切要求。
 
【袁鹏】    2014-10-28 09:32
三是满足交通运输发展需求。要有利于掌握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有利于引导创新要素集聚,有利于形成产业技术创新链,有利于促进交通运输转型发展。
 
【主持人】    2014-10-28 09:33
平台在管理机制上有什么特点?
 
【袁鹏】    2014-10-28 09:34
前面也介绍了,平台是围绕某一科研主攻方向,各相关单位按照平等、自主和自愿的原则组成的科研团体组织,其管理的特点是团体协商管理方式。为确保平台顺利建设、高效运行和持续健康发展,我们鼓励各平台结合各自特点,不断加强体制机制创新,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和激励机制,积极探索科学适用的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同时,我们也明确要求,各平台要设立包括决策、执行和咨询的相应组织机构,明确对外承担责任的主体单位。
 
【袁鹏】    2014-10-28 09:36
决策机构负责审议决策平台的重大事项,制定平台发展规划,确定平台的科技创新方向、组织方式、机构设置、议事规则及有关管理规定等。负责聘任咨询机构专家,组织协调人、财、物等资源配置,监督和审查平台的财务预决算,为平台提供支撑条件和服务保障等。
 
【袁鹏】    2014-10-28 09:37
执行机构应配备专职人员,负责日常工作。执行机构的依托单位是对外承担责任主体单位,对平台承担的部科技计划项目的实施负总责,承担相应的组织实施及法律责任。
 
【袁鹏】    2014-10-28 09:38
咨询机构由聘请的科技创新方向相关技术领域的专家组成,主要对平台的科技创新提出咨询意见,把握学术方向和人才培养方向,负责对创新任务设置、人员遴选和考评、自主创新项目审核、创新人才培养、国内外合作与学术交流等提出建议。
 
【主持人】    2014-10-28 09:39
申报的平台应具备哪些基本条件?
 
【袁鹏】    2014-10-28 09:40
平台在申请部认定前,需结合科研主攻方向发展的需要,先行组织行业内外的相关单位成立起相应的平台,完善相应的组织管理机构,申报的平台应具备以下七个方面的基本条件:
 
【袁鹏】    2014-10-28 09:41
一是平台的依托企业原则上应处于行业骨干地位,依托高校应拥有省级及以上交通运输领域重点学科或重点研究平台。
 
【袁鹏】    2014-10-28 09:42
二是平台各参与单位具有良好的合作基础,任务明确、职责清晰,建立了强强联合或优势互补的协同机制,形成了良好的协同创新氛围。
 
【袁鹏】    2014-10-28 09:43
三是在协同创新的组织管理、人员聘任、绩效考核、人才培养、资源配置等方面开展了有效的机制体制改革,方案具体,措施可行。
 
【袁鹏】    2014-10-28 09:44
四是具有高水平的学术带头人,按照新的人才选聘机制,聚集了一批国内外优秀创新团队,有具体可行的人才聚集培养的计划,具备解决行业重大需求的能力和水平。
 
【袁鹏】    2014-10-28 09:45
五是有健全的经费管理制度。对平台经费要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并建立经费使用的监督机制。
 
【袁鹏】    2014-10-28 09:46
六是建立了利益保障机制。平台研发项目产生的成果和知识产权应事先通过协议明确权利归属、许可使用和转化收益分配的办法,强化违约责任追究,保护平台成员的合法权益。
 
【袁鹏】    2014-10-28 09:47
七是建立了开放发展机制。能根据发展需要及时吸收新成员,并积极开展与外部组织的交流与合作。建立了成果扩散公开机制。
 
【主持人】    2014-10-28 09:48
对于认定的平台,部将从哪些方面支持其发展?
 
【袁鹏】    2014-10-28 09:49
科技司作为平台的归口管理部门,主要职责是制定平台发展相关政策,组织平台申报、认定和评估,发挥政府引导作用,促进平台健康发展,使平台能为“四个交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创新服务与支撑。
 
【袁鹏】    2014-10-28 09:50
对于经部认定的平台,部将创新管理方式,营造有利的政策环境,发挥协调引导作用,采取多种措施,支持平台发展。
 
【袁鹏】    2014-10-28 09:51
首先,认定本身就是支持。平台经部认定就已上升为交通运输行业的重要科研创新基地,部将授予铭牌。我们也正在研究相关政策,也将加大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力度,希望在“十三五”能将促进平台发展纳入到部科研条件建设范围,与行业重点实验室、行业研发中心一道作为科研创新基地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袁鹏】    2014-10-28 09:52
其次,在行业科技需求征集和科技发展规划编制中,将重点听取平台有关意见。有些行业重点领域的科研发展方向,我们将依托平台开展科技需求梳理和技术发展路线图研究工作。充分发挥平台在产业技术政策研究和制定中的重要作用。支持平台开展国际科技合作。
 
【袁鹏】    2014-10-28 09:53
第三,在平台先行投入的基础上,部科技计划将积极支持平台开展自主选题的科研攻关,同时积极支持平台结合自身发展需求,申报科技部、工信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国家科技计划项目,以促进平台科技创新能力提升。今年是“十二五”项目立项的最后一年,在部里科研经费相对不足的情况下,我们为支持新认定平台的发展,专门在部建设科技项目中开辟渠道,每个平台可结合各自主攻科研方向申报一项自主选题项目,择优支持。
 
【袁鹏】    2014-10-28 09:54
第四,部将在认定的平台中,择优推荐参与科技部“国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或教育部“2011协同创新中心”的认定。
 
【主持人】    2014-10-28 09:55
平台申报与认定的程序是什么?
 
【袁鹏】    2014-10-28 09:56
申报与认定程序是:第一、自2013年开始组织实施平台的认定工作,平台有效期为四年。第二、每年组织一次评审认定,按照一定数量和规模,择优遴选。第三、评审认定将综合考虑平台的研究领域、技术路线、预期成果和组织方式等。
 
【袁鹏】    2014-10-28 09:57
评审认定的具体程序为:第一、对申报材料进行形式审查;第二、在行业内外遴选专家组建专家库,并对申报材料进行评审;第三、组织专家现场考察;第四、综合专家评审和考察结果,形成认定建议名单报部审核;第五、通过评审认定的平台,由部科技主管部门授予铭牌。
 
【主持人】    2014-10-28 09:58
2013年度平台申报与认定的有关情况能否给我们介绍一下。
 
【袁鹏】    2014-10-28 09:59
去年9月,我司在广泛调研,应行业发展迫切需求,并经请示部领导同意,编制印发了《交通运输行业协同创新平台管理办法(暂行)》。
 
【袁鹏】    2014-10-28 10:00
10月,我司发布了开展2013年度交通运输行业协同创新平台认定工作的通知,要求高校平台应重点围绕交通运输重大科学问题研究,积极开展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综合改革;企业平台应以提升产业技术创新能力为目标,重点围绕“长大桥隧建设、公路养护、绿色港航、现代物流”4个方向进行认定。
 
【袁鹏】    2014-10-28 10:02
通知发出后,相关高校、科研机构、企业响应积极,申报踊跃。高校平台共收到21份申报材料,企业平台共收到20份申报材料。
 
【袁鹏】    2014-10-28 10:03
为保证评审认定工作的“公开、公平、公正”,我司决定采取专家答辩的形式。根据平台的申报特点,研究制定了3个一级指标和9个二级指标的评审指标体系,制定了答辩工作方案,报部领导审定,所有专家严格采取回避制度。经专家评审,2013年度最终认定了高校平台9家、企业平台10家。
 
【主持人】    2014-10-28 10:04
当前,认定的平台运行的如何?
 
【袁鹏】    2014-10-28 10:05
经过评审认定后,部于今年3月和5月以办公厅函的形式,分别下发了认定的通知,各平台高度重视,按照申报时的要求积极行动。目前,各平台经前一段时间的筹备,重点开展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袁鹏】    2014-10-28 10:06
一是正在完善组织和制度基础。各平台正在构建和完善平台领导机构、执行机构和咨询机构等组织管理机构,健全经费投入机制、联合攻关机制和成果共享机制等有关规章制度,正在陆续召开平台理事会成立大会等,将为平台正常运转打下组织和制度基础。
 
【袁鹏】    2014-10-28 10:07
二是广泛开展宣传工作。各平台开辟了专门网站,设计了平台徽标,建立了交通协同创新平台QQ群,并计划于近期在中国交通报进行专题报道。
 
【袁鹏】    2014-10-28 10:08
三是开展科技需求梳理工作。各平台正结合各自主攻方向,开展到“十三五”科技需求梳理与预测工作。并在此基础上,完成了2015年度部建设科技项目“协同创新平台”项目的申报工作。
 
【主持人】    2014-10-28 10:09
近期,科技司将从哪些方面促进平台的良好运行?
 
【袁鹏】    2014-10-28 10:10
前面也介绍了,部里将从多个方面给予认定的平台以支持。近期,我们将重点开展以下3个方面的工作。
 
【袁鹏】    2014-10-28 10:11
一是对于各平台申报的项目,我司正在开展项目的立项评审工作,对其申报项目与平台发展方向的急迫性和符合性进行论证,将择优予以支持。
 
【袁鹏】    2014-10-28 10:12
二是促进平台国际科技合作。前期,各平台结合我司今年的国际科技合作调研工作,系统梳理了平台各单位国际科技合作的有关情况。下一步,我司将在调研的基础上,研究相关政策措施,结合各单位已有基础,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和支持,以进一步拓展其国际合作空间和视野。
 
【袁鹏】    2014-10-28 10:13
三是在各平台完善组织管理机构和运行机制的基础上,结合各平台科技需求梳理与预测工作,我司将加强与科技部、教育部沟通协调,从认定的2013年度19个平台中择优推荐参与科技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试点和2011协同创新中心的认定。
 
【袁鹏】    2014-10-28 10:14
开展平台认定不是目的,而是一种手段,希望通过协同创新平台这样一种组织形式,集聚起行业内外相关科研力量,聚焦制约行业发展的科学问题和重大技术难题,开展自主协同科研攻关。
 
【袁鹏】    2014-10-28 10:15
今年是平台认定后运行的第一年,为强化对平台建设的指导管理,2014年平台认定工作暂停一年。我司正密切跟踪掌握各平台运行动态,及时发现问题,不断总结经验,逐步完善相关的政策措施,加强体制机制创新,积极营造平台有序、高效、运行的环境,进一步发挥平台在深化交通运输科技创新体制改革、促进交通运输科技创新能力提升上的重要作用。
 
【袁鹏】    2014-10-28 10:16
我们理解,加强协同创新,既是贯彻党中央国务院领导指示、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必然要求,也是促进“四个交通”发展、加快交通运输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更是探索新的科研创新模式、促进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的必然趋势。让我们共同努力,为加强交通运输行业协同创新,提升交通运输科技创新能力做出新的贡献。
 
【主持人】    2014-10-28 10:17
好的,谢谢袁副司长!那么我们今天的访谈到此结束,咱们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