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交通要闻

吴忠 “水旱码头”焕发新活力

来源:中国交通新闻网    2018-06-28

【字号 】    【我要打印

  天下黄河富宁夏。今年恰逢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6月12日至16日,中国报业协会与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联合主办“砥砺奋进六十年——全国主流媒体宁夏行”大型采访活动。来自全国100多家主流媒体、200多位记者,组成4个采访团,分赴宁夏各地。本报记者来到吴忠市,见证了这座城市因路而兴的发展巨变。——编者

  火红的枸杞在翠绿的枝头荡漾,采摘工人的竹篮逐渐装满,一车车经过加工的产品,顺着眼前的公路,驶向远方。而在几年前,枸杞采摘园所在的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同心县河西镇同德村还是一片荒漠,风吹沙石走。

  近几年,农村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力,让这座被称为“水旱码头”的西北城市焕发了新的活力。截至2017年年底,吴忠市共建设农村公路6670公里,青铜峡市成功创建“四好农村公路”示范县,一条让百姓共享、安享、畅享、乐享的幸福路正在铺就。

  枸杞葡萄酒 脱贫家门口

  同德村是同心县“十二五”期最大的移民村,搬迁安置全县东部3个乡镇11个村贫困群众。恶劣的生态条件,让这里的村民不得不“靠天吃饭”。

  “改变是从脚下的路开始的。”在同德村党支部书记杨耀成眼中,修到村口的公路,是同德村迈向脱贫的第一步。“交通便利了,吸引了企业前来投资,村里通过流转土地3.5万亩,开发了枸杞产业扶贫示范基地。” 杨耀成介绍,如今移民群众在家门口的枸杞园务工,月均收入能达到3000元,建档立卡贫困户也从原来的1053户4504人降至321户1255人。

  和同心县相似的红寺堡区,也正上演着因路而兴的故事。红寺堡区是全国最大的异地单体生态移民新区,这里昼夜温差大、日照时间长,是发展葡萄产业带黄金区。

  在东方裕兴酒庄工作的赵伟今年28岁,原本是固原市隆德县好水乡的村民。在他的记忆中,原来从老家去一趟县城要翻山越岭花费2个小时。移民至红寺堡区后,赵伟从家里去县城坐公交车只需要15分钟。原本在江苏从事机械制造的他,也因为路网的完善,返回家乡,“我已经转行到葡萄酒行业四五年了,现在让我出去打工我都不愿意。”

  “目前,区里65个移民村全部通了公路、公交,村民来葡萄酒庄上班非常方便。”红寺堡区副区长苏达志介绍,葡萄酒带动了地方经济发展,百姓在家门口就能就业。自2007年红寺堡开始发展葡萄产业以来,种植规模不断扩大,已建成酒庄18家,产值达4亿元,脱贫攻坚取得良好成效。

  如今,吴忠市已完成205个贫困村交通扶贫攻坚任务,具备条件的建制村通车率达100%。下一步,吴忠市将在已初步形成的“五纵三横”的交通网络基础上,规划建设“七纵六横”的公路网,新建改建农村公路400公里,提高道路通行能力,助力盐池县、同心县及红寺堡集中连片区域实现脱贫富民目标。

  高效交通让“智造”远销海外

  一边是带着时光印记的上世纪各类车床仪表、电子设备,一边是不停穿梭的黄色AGV(自动导引运输车),在位于吴忠金积工业园区的吴忠仪表自动化数控厂区,工业的今昔在这里碰撞。2017年,吴忠仪表有限责任公司完成产值15亿元,提供就业岗位840个,折射出吴忠市努力打造西部“中国制造2025”标杆城市的缩影。

  10年前,谁曾想过,吴忠仪表有限责任公司还是一家困难到连订单任务都完不成的企业。为了打破低端产品的“魔咒”,厂子重点瞄准智能制造,研制开发高端控制阀。“原来厂子的人均产值在13万元左右,现在人均产值达到了150万元。我们的产品还参与过杭州G20峰会的保障。”吴忠仪表有限责任公司办公室主任陈明告诉记者。

  公路的修通带动产业的转型。“任何时候,再好的产品运不出去也没用。”陈明坦言,四通八达的路网,让产品的销路更广了、与世界的距离缩小了。“现在吴忠有5条高速公路穿城而过,国内订单可以通过灵活便捷的公路运输,国外的订单则通过公海联运,销往海外,贸易额达到上千万元。”

  吴忠市利通区工业信息化和商务局局长马铁斌介绍,作为承接东南部产业转移的“黄金地”,目前利通区正积极发展现代纺织产业园,着力打造从纺纱、织布、染色到成衣的纺织全产业链。“因距离银川河东国际机场40公里,这里的交通区位优势凸显,纺织企业产品得以快速出口至日韩、欧洲及美国各地。”马铁斌说。

  今年,吴忠交通正全力推进银川都市圈利通区、青铜峡同城化建设,协调做好银西高铁、城际铁路、京藏高速公路、青银高速公路改扩建、银百高速公路等5个重大项目,力促乌玛(青铜峡至中卫段)、银昆高速公路早日开工建设,“十三五”期实现“两条铁路”“五条高速”吴忠境内建成通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