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2010年中国海上搜救工作新闻发布会
地点: 交通运输部新闻发布厅(四季厅)
时间: 2011-01-24 10:00
简介: 2010年中国海上搜救工作新闻发布会,发布2010年全国海上搜救工作情况,并就2011年海上搜救工作的重点做简要介绍。
【交通运输部新闻发言人 何建中】01-24 10:02:00
女士们、先生们、新闻界的各位朋友们,大家上午好!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专题的新闻发布会,向各位通报一下2010年中国海上搜救的情况以及2011年搜救工作大概的工作安排。今天我们很荣幸请到三位嘉宾,首先给大家做一个简要的介绍。 下面首先请陈爱平常务副主任给大家介绍2010年全国海上搜救情况以及2011年海上搜救的主要工作安排。
|
【中国海上搜救中心常务副主任、交通运输部海事局常务副局长 陈爱平】01-24 10:04:00 女士们、先生们、新闻界的朋友们: |
【陈爱平】01-24 10:07:00 在刚刚过去的2010年,全国各级海(水)上搜救机构共组织、协调搜救行动2218次;协调派出搜救船舶8095艘次、搜救飞机345架次;搜救遇险船舶2348艘,其中1865艘船舶获救;搜救遇险人员24513人,其中23555人获救,搜救成功率96.1%。 |
【陈爱平】01-24 10:10:00 多年来,中国海上搜救中心一直注重总结海上险情发生的规律和极端天气气候防抗经验,提前对防抗台风、防冻破冰、防汛抗旱、防抗寒潮大风等工作进行部署。在各成员单位的大力支持下,2010年我国极端天气气候防抗工作成效显著:一是在年初我国北方海域遭受特大冰冻灾害期间,交通运输部、农业部、国家海洋局和总参、海军会同地方人民政府充分发挥协调机制的作用,在海冰影响期间及时化解和处置了一个又一个险情,未出现重大海上安全事故,有力地保障了海上运输生产、捕捞作业人员的安全,确保了电煤等重要物资海上运输平稳有序;二是2010年台风影响期间,尽管台风强度强,登陆时间密集,但相关单位密切合作取得了连续7年受台风影响期间中国籍运输船舶人员零死亡的佳绩;三是进一步完善了冬季寒潮大风预防预警机制,与中国气象局、国家海洋局联合发布灾害性气象警报,最大限度地减少了海上人员伤亡、环境污染和财产损失;四是恶劣海况下的搜救能力显著提高。近年来,我国每年都有搜救力量获得国际海事组织颁发的海上搜救特别勇敢奖,这个奖项是国际上关于海上搜救的最高奖项。中国海上搜救中心提名的浙江籍渔船“浙平渔2325”轮,凭借2009年9月29日在极其恶劣的海况下成功救助4名落水船员的英勇表现,获得了海上搜救特别勇敢奖;此外,长江海事局所属的海事执法船“海巡31321”轮获得了表扬信。 |
【陈爱平】01-24 10:13:00 去年7月16日,大连新港中石油原油储备库管线发生爆炸起火事故发生后,中国海上搜救中心率先向党中央、国务院作了报告,参与并协调有关单位投入消防灭火和随后对陆源入海的油污围控和海上清污工作。此次事件为加强我国海上溢油能力建设、完善海上溢油应急处置机制提供了契机,也为我国海上溢油应急处置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
【陈爱平】01-24 10:19:00 虽然海上搜救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我们应清醒的认识到,新形势下我国的海上搜救工作还面临诸多困难,存在不少问题,这就需要我们抢抓机遇,应对挑战,乘势而上。今后一段时期要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
【陈爱平】01-24 10:22:00 四是加强非水网地区水上搜救工作。今后一段时间,要将搜救奖励资金、搜救演习资金以及搜救应急器材专项资金等海(水)上搜救专项资金逐步向非水网地区倾斜,同时指导非水网地区海事部门在当地人民政府的领导下,对行政责任区内的水上搜救体系建设做出安排,尽快健全机构,完善体制,推进机制建设,加大搜救应急能力建设。明年将以西部内陆水运较发达地区,如四川邛海等地作为试点。 |
【何建中】01-24 10:23:00 谢谢陈爱平局长。下面请几位嘉宾回答大家感兴趣的问题。 |
【中国经济导报记者】01-24 10:25:00 我想问一下陈局长,去年7.16事故引起了我国大量原油入海,此次溢油事件对大连的影响,在此次事件中我们做了哪些工作以及海上油污染的情况。谢谢。 |
【陈爱平】01-24 10:28:00 首先都是比较关心溢油以后造成的对人们生活、环境方面的一些影响。一般来说,从水上溢油的产生到完全绛解一般要5到10年,也可能时间还更长一点。 |
【中国日报记者】01-24 10:30:00 各位好,我国海军去年在索马里海运的护航情况,交通部这边是否希望中国商船经过这个海域的时候,采取一些自救的防海盗措施,以及在海上搜救过程中,就是加强国际合作这方面有哪些表现? |
【中国海上搜救中心总值班室主任、交通运输部海事局副局长 翟久刚】01-24 10:33:00 我知道大家对海军护航队的情况很关注,因为这不仅仅关系到我们国家的航运安全,也关系到我们国家的重要战略通道,我们交通运输部会同军方和外交部,对护航工作很重视,交通运输部专门成立了以主管部长为组长的护航领导小组,下面设七个工作组,分别是综合组、企业组、航程安全组、宣传组、通讯组、自我防卫组。到目前为止,海军护航部队完成了六批次的护航,现在第七批护航部队也正在护航。到目前为止,护航成功率百分之百,就是说所有参加护航边队的船舶,也包括渔船,大约都是百分之百安全的。那么在与此同时,我们也加强了商船自我防卫,包括给商船配备了一些防卫或者是防护的器材,在船上设立安全舱室,指导船上有海盗袭击之后,采取防抗措施,这些都非常有效。事实上,刚才陈主任介绍了之所以能够摆脱海盗,特别是海盗已经登上了船,由于全体船员进入了安全舱,应该说对护航部队的成功解救提供了条件。 |
【法制晚报记者】01-24 10:35:00 我有一个问题想问一下宋局长,现在直升机在海上救助工作中也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作为我国唯一一支海上专业救助队伍,请宋局长介绍一下这五年来的发展情况。谢谢。 |
【中国海上搜救中心副主任、交通运输部救助打捞局局长 宋家慧】01-24 10:37:00
首先借此机会代表我们救助系统,在过去一年,十一五期间,新闻单位和新闻媒体对海上救援队伍的关心和支持,给大家拜个早年。
|
【中国青年报记者】01-24 10:39:00 我想问一下翟主任,这段时间也是春运,这段时间天气状况比较恶劣,请您介绍一下海上应急救援工作的情况。 |
【翟久刚】01-24 10:41:00 我们在防抗寒潮大风工作中积累了一些经验,我们今年年初遭遇了30年以来最严重的冰情,我们已经把防抗台风的作风,应用到防寒潮大风中,我们应用部际联席会议制度,能够及时发布预警信息,不仅仅解决防的问题,同时在抗的方面也采取了一些措施。比如说破冰船在航道里面来回破冰,当冰结的很薄的时候把冰破掉,那么其他船舶才好走。 |
【中国船检记者】01-24 10:43:00 我想请问陈局长,十一五期间我国进一步形成了海空一体救助体系,在取得成绩的同时,请您谈一下这套系统在十二五期间安全管理方面存在哪些薄弱环节。针对这些薄弱环节采取哪些应对措施? |
【陈爱平】01-24 10:46:00 刚才在给大家报告中,已经说到一些了。十一五,可以说水上救助工作也是卓有成效,投资比较大,也是能力建设发展比较好的这样一个时期。这五年当中,事故的发生率等方面都有了明显的下降,这主要跟我们的能力建设,甚至装备能力的建设我认为有很大的关系。大家都知道,港口从经济发展来看,这五年当中发展比较快,基本上有数据,港口吞吐量都是在1.5亿左右,货运量提高了1.73倍,周转量1.34倍,港口吞吐量提高了1.63倍,这是跟初期相比。因为船舶密度加大了,活动频繁了,但是由于我们装备能力、人员素质水平都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所以事故都明显下降了。从事故发生数、死亡人数、经济损失,都有比较大的下降幅度。死亡事故人数下降了31.3%,沉船下降了36.4%,直接经济损失下降了34.6%。同时在十一五期间基本上没有重特大事故。 |
【宋家慧】01-24 10:48:00
海上救援就是一个特殊服务,它更加体现政府职责的一个亮点,而且应急服务、应急救援,对社会,对老百姓的影响也是非常大,这几年在这些方面,我们感觉到非常感动,在很多救灾、救援的现场,这些被获救的渔民、船员和家人,以及当地相关的人,都是非常感谢的,甚至以一种痛哭流涕的感恩之情来感谢党和政府。加大海上搜救工作,加强专业队伍建设,我认为这是党和政府在新的时期,“以人为本”执政理念的具体体现。专业救援队伍依靠各个方面部门的支持和上级党中央、国务院的信任,以及一线干部职工的努力,这几年在海上救援工作中拯救了无数的生命。
|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01-24 10:51:00 第一个问题,这边的一些数字,感觉工作做得很就成效。我想问一下海上搜救中心人员有多少?第二,目前我国的搜救能力处在世界上的一个什么样的水平?第二个问题,想让专家帮我解读一下我国海军护航兵力在2010年护航成功率百分之百的数字,在我们报道过程中,海军特别是2010年,也曾经遭到过索马里海盗的袭击,这个成功率的数字,百分之百是怎么得来的?跟我们的感官有一些出入。 |
【陈爱平】01-24 10:54:00
刚才这位记者谈的这个问题,也是一个比较敏感的问题。一个是我们搜救中心的人数,从整个编制来说,给了我们10个编制。但是人员可以说很多。为什么说人员很多?因为各个省里面,它都有这样一套搜救中心机构的存在,这个存在,基本上在各个省里面都依托于海事机构。海事有多少人,可以说搜救就有多少人,救捞有多少人,搜救就有多少人,社会上参与海上搜救有多少人,它就有多少人。我们有很多志愿者也在做这个工作。它动员了整个社会,包括海上各方面的力量,包括海事救捞的,还包括渔民,包括区县政府都共同动员,墨西哥湾溢油事件,包括全世界的精英都过去了,都需要世界上的力量共同来参与,这样才能应对大的灾难性事件发生。包括上次在韩国有一个船被撞破了,溢油出来,包括我们中国的海事也派船过去。
|
【工人日报记者】01-24 10:57:00 我今天特别想问,因为我前一段时间去了南航公司,看了两家托管的直升机救援,刚才听了大家的介绍,我有一个很真实的感觉,觉得救援力量不断提升,保持较高的救助成功率,可能与我们这些年持续资金投入有关,在未来我们还要大概投入这种资金来增强我们的力量?主要是飞机和救援船舶这块。我们也有一些社会的力量共同参与救援,尤其是社会的志愿者,这样的志愿者都是从事什么行业的人来参加,我们的培训都包括什么方面?什么样的人可以报名?还有参与救援人员在每次救援之后,完成任务之后,是不是有一些心理上的辅导,因为我在采访的时候,我听说很多人会有一些职业的压力影响我们的健康。在我国救援人员心理辅导上有什么特色? |
【宋家慧】01-24 10:59:00
关于投入问题,我简单补充一下前面的一个问题,这里面有一些专业问题。中国的海上搜救中心,下面各省都有,它是一个组织协调,也包括指挥的这么一个机构。但是队伍力量是在海上,是在基层。打个比方,我们总参谋部在北京,但是野战部队在各地。不能说搜救中心有多少人,编制就10个人,但是它的触角是涉及全社会,包括专业救援队伍,包括各个执法部门可以用于海上救助的资源,也包括社会的资源,也包括渔船。因为社会的投入很难统计的,但是作为国家的专业救援队伍,我相信在“十二五”还会有很大的投入。我个人的判断和我自己掌握的救捞情况,“十二五”比“十一五”可能有一个大的投入,应该是有50%到60%的增长。所以在飞机,在专业救助船舶,在一些打捞设备中,我相信“十二五”比“十一五”有更大的投入。从这一方面来讲,刚才陈局长也说了,实际上我们国家这样连续的投入,应该说到目前为止,我们国家在水上救援、搜救的成功率,在世界上也是排在前面的。专业救助队伍的发展,体现了中国的特色。我们的综合实力,可以说在世界上来讲,我们是独一无二的。我们的空中有立体救助,水面有快速反应,水下有抢险打捞,“三位一体”的特色救援,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这个特色也是跟中国特色的国情有关系,在未来救援也好,建设也好,“十二五”发展也好,我觉得媒体同志们要保持密切的关注,我们很多投入的船舶会源源不断出来,我们交通运输部已经买了12架飞机,租了9架,还有4架飞机马上启动招投标。虽然说截止到哪一天,到底要有多少,也还没有完全确定下来。但总体感觉,这一方面绝不会辜负各位新闻媒体朋友们的期望,我们也会全力以赴的利用国家的投入,利用大家的支持,特别是新闻媒体的支持,会把海上的搜救工作,把海上专业救援做得更好。
|
【何建中】01-24 11:05:00 我补充介绍一下,因为大家都非常关注中国海上搜救的整体发展,包括救助的情况,前面几位局长都已经讲了。“十一五”期间,中国海上搜救的成绩,可以说是一个跨越式的发展。五年救助人员将近10万人,年均接近2万人,救助成功率超过了96%,但是我要补充的是,就是刚才几位记者的问题,尽管确实发展很快,救助的成绩也很大,但随着我国航运业的发展,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出行的发展,救助的任务将会越来越艰巨,救助的领域也会越来越宽广。因此,从总体上看实际上有两个方面的问题,我觉得值得媒体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