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2013年网上直播>2013年海上搜救工作新闻发布会

2013年海上搜救工作新闻发布会

主题: 2013年海上搜救工作新闻发布会

地点: 交通运输部新闻发布厅

时间: 2013-12-31 10:00

简介: 交通运输部新闻办将于2013年12月31日(星期二)上午10时,在部新闻发布厅召开2013年海上搜救专题新闻发布会。敬请关注。

文字实录

【政策法规司副巡视员高强华】12-31 10:02:00


 

  女士们、先生们,新闻界的新老朋友们,大家上午好! 很高兴在这里召开今天的新闻发布会,欢迎大家的到来。明天就是新年,在这里先给大家拜个早年,感谢大家长期以来对交通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今天的新闻发布会重点是介绍2013年中国海上搜救工作进展情况和2014年工作要点。很高兴为大家介绍今天我们邀请到的三位嘉宾,他们分别是:

  中国海上搜救中心总值班室副主任卓立

  交通运输部海事局副局长李世新

  交通运输部救助打捞局党组成员、总工程师潘伟

  首先请卓立副主任向大家介绍2013年中国海上搜救工作进展情况和2014年的工作要点。

 

 

【中国海上搜救中心总值班室副主任卓立】12-31 10:05:00


 

  女士们、先生们,新闻界的朋友们,大家上午好!

  感谢各位对海上搜救工作的大力支持!在此,我就2013 年全国海上搜救工作情况及2014年工作安排作简要介绍。

  一、2013年全国海上搜救工作情况

  2013年,各级海上搜救机构按照全年工作部署,大力弘扬“险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团结就是力量”的搜救精神,切实履行人命救助、环境救助、财产救助工作职责, 各项工作稳步推进。截至到今年12月25日,共处置水上险情2169起,组织、协调船艇7515艘次、飞机386架次参加了海上搜救行动,成功的搜救了海上遇险船舶1750艘、人员20712人,搜救成功率为96.79%。

 

 

【卓立】12-31 10:07:00


 

  2013年海上搜救工作,主要有六个方面:

  一是“一案三制”建设稳步推进。认真履行国家重大海上溢油应急处置部际联席会议牵头单位职责,积极走访了民政部、环境保护部、农业部、卫生计生委、国家海洋局、总参、海军等部门和单位,制定了《国家海上搜救、重大海上溢油应急处置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工作制度》等9项制度,规范部际联席会议各层面工作机制。同时,我们也积极推进《国家重大海上溢油应急处置预案》和《国家重大海上溢油应急处置能力建设规划》的编制。

  二是极端天气预警预防工作成效显著。 坚持“防救结合、重点在防”的工作原则,成功防御“菲特”、 “潭美”、“天兔”、“尤特”、“苏力”、“海燕”等多起热带风暴的袭击,实现交通运输类船舶人员零伤亡,有效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三是应急处置能力持续加强。成功处置“达飞·佛罗里达”轮碰撞溢油、“9·29”渔民在三沙遇险等一系列重特大海上突发事件。

 

 

【卓立】12-31 10:08:00


 

  四是演习演练贴近实战,注重提高部门间协作能力。首次举办国家层面针对重大海上溢油的专项演练 “2013年海上重大溢油应急处置演习”,组织两岸三地共同参与的“2013年南海联合搜救桌面演练”。

  五是反海盗工作深入有效。协助我海军护航编队共计为136批、484艘中外船舶实施护航,被护船舶的安全率达到100%。

  六是与周边国家的交流与合作取得突破。发挥海上搜救低敏感度的优势,积极推进中国——东盟和中国——印尼海上搜救热线和联合沙盘演习两个合作项目,与丹麦、韩国、越南等国开展了搜救交流合作。

 

 

【卓立】12-31 10:10:00


 

  二、2014年工作思路及打算

  2014年,海上搜救工作将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引,深入贯彻落实2014年全国交通运输工作会议和国家海上搜救部际联席会议第九次会议暨国家重大海上溢油应急处置部际联席会议第二次会议精神,全面深化海上搜救应急工作体制机制改革,全力推进海上搜救、海上溢油应急工作制度化、正规化、科学化建设进程,积极履行社会义务和国际责任,为经济社会发展及“海洋强国”、“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提供可靠的海上搜救保障。

  (一)继续推进搜救工作制度化建设。推进《国家海上人命搜寻救助条例》的立法进程,编制完成《国家重大海上溢油应急处置预案》,修改完善海上突发事件应急响应程序。 继续完善国家海上搜救、国家重大海上溢油应急部际联席会议制度框架下的各项工作机制,实现“国际联动、部际联动、省部联动”的工作格局。

 

 

【卓立】12-31 10:13:00


 

  (二)进一步加强搜救力量正规化建设。按照“专群结合、军地结合”的原则,尽快推进《交通运输安全生产和应急体系“十二五”发展规划》的落实,加大搜救船艇、飞机及应急物资储备建设。完善海上应急专家库组建方案,开展搜救协调员业务培训,加强对搜救志愿者的扶持和指导。

  (三)努力提升搜救管理科学化水平。深入总结“科学搜救年”活动,研究学习发达国家和地区海上应急处置的先进理念和管理模式,固化经验、健全机制。提升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的内生合力,优化搜救资源的布局和调派程序。

  (四)进一步深化搜救双边和多边合作,加强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合作交流,重点做好“2014年海峡两岸海上联合搜救演练” 以及中国——东盟海上搜救热线、联合沙盘演习等合作项目。

  我介绍完了,谢谢大家!

 

 

【政策法规司副巡视员高强华】12-31 10:14:00


 

  谢谢卓立副主任!现在请各位记者可以就感兴趣的问题向三位嘉宾提问。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记者】12-31 10:16:00


 

  谢谢主持人!我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的记者。在过去的一两年当中,我们媒体非常感谢海上搜救中心,不仅搜救速度特别快,而且在接受媒体采访的时候也是第一时间回应。 在年终岁尾做盘点的时候,我们特别感兴趣的是,跟往年相比今年的搜救方面有哪些突破?谢谢!

 

 

【交通运输部救助打捞局党组成员、总工程师潘伟】12-31 10:22:00


 

  2013年是我们国家在加强经济建设,实现“十二五”规划的关键之年,同时,海上安全保障也是对交通运输部门重大考验之年。在这一年里,我们经历了海上重大溢油处置、陆上洪灾抗灾等一系列重大事故的考验。在国务院和交通运输部的正确领导以及各级海上搜救中心、海事救捞部门的协调组织、共同配合下,成功处置了多起海上重大险情。比如说今年夏天辽宁发生了几十年未遇的洪灾,按照国务院的指示,交通运输系统组织力量赶赴现场,历时3天,成功救助103人,顺利完成了抢险救灾任务。9月29日,在“西沙”大救援行动中,前后我们历时了半个月时间,多次派出海上船只、直升机和其他救助力量,及时化解了重大险情。

 

 

【中国海事服务网记者】12-31 10:26:00


 

  刚才我们听您介绍在2013年处理的几起溢油事故,并且也加大了对责任方的依法处理,我想问一下,交通运输部作为防船舶污染海域的主管部门,在船舶溢油应急方面做了哪些工作?谢谢!

 

 

【交通运输部海事局副局长李世新】12-31 10:35:00


 

  非常感谢!随着我们国家近期海上贸易的不断增加,海上交通运输压力也在逐步增大,特别是我们海上施工作业逐年增多,我国的原油进口和危险化学品进口量稳步增长,海上溢油的风险不断加大。交通运输部非常重视保障海洋环境、减少船舶污染的工作。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第一,逐步建立统一高效的应急协调机制,根据中编办给我部的职责,作为牵头的单位负责处理海上重大溢油的应急处置工作。一是牵头成立了国家重大海上溢油应急处置部际联席会议制度。二是积极组织编制国家层面重大海上溢油应急处置预案。三是积极编制国家重大海上溢油应急能力建设规划。这几项工作现在进展都非常顺利。

  第二,我们不断加强海上溢油能力的建设。溢油处置能力分这么几个部分,一个是从国家层面,国家投资现在是比较大的,国家投资了十几个亿,我们建了几十个溢油库,现在已经建成了大概有14个,正在建的在2014年即将完成的有3个,我们正在申请、在规划的还有17个,建成以后在2016年前后,如果顺利的话,将达到30几个。在社会层面,我们在全国48个地区组织了社会的力量,建成了137家有海上船舶溢油处置能力的单位。第三,从事海上作业的现在越来越多,这些单位也在加强自身的溢油处置能力建设。同时,对一些重要的项目,我们也要求要有一定的溢油处置能力建设方面的投入。

  第三,我们正在积极的建设船舶溢油污染赔偿机制。目前我们国家所有的油轮和一千总吨以上的其他船舶,都按规定建立了投保溢油损害民事责任强制保险,这个目的就是为受害人或者是受害的环境提供第一个层次的赔偿。去年国务院批准发布了《船舶油污损害赔偿基金征收使用管理办法》,现在我们已经征收基金大概1.5亿左右,这个基金专门用于油污的赔偿或者补偿,为受害人提供在溢油方面的补偿。“十二五”以来,我们加大了投入,还要继续的进行投入,进一步的提高我们覆盖了全国沿海和内河的船舶溢油应急能力的建设,来保障水上环境的安全。

 

 

【工人日报记者】12-31 10:37:00


 

  你好!我是工人日报的记者。我想问一下,今年是中国海上搜救中心成立40周年,这40年来我们在人员、装备、组织架构方面都取得了哪些的发展?下一个40年我们还需要在哪个方面加强改进呢?谢谢!

 

 

【中国海上搜救中心总值班室副主任卓立】12-31 10:40:00


 

  感谢您对海上搜救工作的关心。1973年国务院、中央军委联合发文成立的“国家海上安全指挥部”,这是中国海上搜救中心的前身,负责统一部署和指挥海上船舶防台风、防止船舶污染海域、防冻破冰以及海难救助工作。1989年,为与国际接轨,国务院、中央军委联合发文撤销“国家海上安全指挥部”,设立中国海上搜救中心,负责全国海上搜救工作的统一组织和协调。2005年与2011年又分别建立了国家海上搜救和国家重大海上溢油应急处置两个部际联席会议制度,负责海上重大人命救助和海上溢油应急处置、防止船舶污染、通航水域应急清障工作。2011年5月,交通运输部应急办公室与中国海上搜救中心、中国海上溢油应急中心合署办公,实行一门三牌,统一承担部应急日常工作和应急总值班工作,履行应急值守、信息汇总、综合协调、对外联系等职责,归口联系国务院应急管理办公室。

 

 

【卓立】12-31 10:44:00


 

  40年来,中国海上搜救中心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经历了巨大的发展变化。编制了国家级应急预案--《国家海上搜救应急预案》,制定了《海上突发事件分级响应程序》,建立了13个省级搜救中心以及多个市级搜救分中心,形成了较完善的海上搜救应急体系。构筑了由专业救助力量、军队、政府其他部门及社会力量组成的“军地结合、专群结合”的海上搜救应急力量。建立了海事卫星系统、海上安全信息播发系统、数字选择性呼叫系统和搜救卫星系统等9个海上遇险通信系统。40年来,搜救中心平均每年组织、协调、指挥各类搜救行动达1500余次,搜救遇险人员16000余人,搜救成功率保持在90%以上。通过这些行动挽救了很多的遇险船员生命,避免了海洋环境遭受重大污染。

  我想下一个40年我们应该在能力建设上国家继续加大投入,按照“十二五”和交通运输水上安全监管和救助总体力量布局的规划,继续加大应急设备和应急能力的建设。另外,制定更加具有可操作性的应急预案,在搜救人员的专业培训方面加大力度。

  谢谢!

 

 

【人民网记者】12-31 10:45:00


 

  我是人民网的记者,今年11月22日,山东青岛黄岛发生了石化管道爆炸、石油入海的事故,交通运输部都做了哪些相关的工作,还有什么相关经验可以分享一下?

 

 

【交通运输部海事局副局长李世新】12-31 10:51:00


 

  大家知道,今年11月22日,中石化东黄输油管线在青岛黄岛发生了破损,在修理的过程中管道爆裂,有部分的原油通过雨水排污口流入了海洋,爆炸也导致原油进一步泄漏入胶州湾海域。事故发生以后,山东海事局及其所属的青岛海事局及时启动应急预案,交通运输部高度重视,杨传堂部长、何建中副部长多次到现场了解情况,要求搜救中心要密切的关注原油对海域的影响,全力做好应急的处置工作。特别是在11月26日,何副部长还受杨部长的委托,专程到青岛指导工作,慰问一线的职工,看望一线的人员。到现场以后要求全力的配合青岛市政府做好现场海面的油污清理工作,要求我们这支队伍纳入地方政府的统一指挥,服从地方政府的统一领导,这样我们可以调动各方面的力量,科学的施救,不留死角,尽快清除海上污染。同时,防止更多的油水流入海上。

  截至24日,由大概17平方公里的海上污染区域,减少到3—5公里,应该说在24日海上污染得到了明显的控制。26日,整个的污染基上得到了控制,此次陆源溢油导致海上污染的清除是比较及时的。

  根据预测,12月3日是一个天文大潮,在这个时候,岸上如果不及时的清理溢油将再次入海,这个时候我们海事部门全力的参与地方组织的灾害预防,防止更多的油污流入海里。这次我们组织的是非常有力、有序,有效的,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有效的避免了油污重新入海。

 

 

【李世新】12-31 10:55:00


 

  截止到11月25日,我们累计出动船艇80余艘次,布设围油栏约3000米,使用吸油拖缆约9000米,抛投吸油毡22吨,出动清污人员1610人次,累计回收吸油毡、吸油拖缆及其油水混合物222吨。

  尽管本次溢油源于陆源污染引起的,但是我们交通运输部驻鲁有关单位,尤其是山东海事局以人民群众利益为重,敢担当,不推卸,主动作为,经过努力,清污行动取得了良好效果,赢得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彰显了尽职尽责、团结协作、服务人民、奉献社会交通好形象,体现了交通运输部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取得的扎实成效和推进海事“三化”建设中取得的初步成果。

  此次事故应急处置中有许多经验体会,其中之一是各涉海部门通力合作并发挥各自优势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有效检验了青岛辖区的污染清除能力。例如,事故应急中,山东海事局积极协调了海洋局北海分局开展了航空监视,为海上清污提供了重要参考;当地环保部门和中石化及时组织岸线清污,是防止油再次入海的关键;同时,青岛港集团、青岛光明、华海等社会清污力量和部队官兵的通力合作,也是事故应急取得决定性胜利的基础。因为在这个清污的过程中,这些部门积极合作,既有分工,又有协作,是非常关键的。

  谢谢!

 

 

【光明日报记者】12-31 10:56:00


 

  我是光明日报的记者。刚才听到介绍,国家重大溢油应急能力建设的规划已经编制大概有一年的时间,我想问一下,现在规划编制将对未来保障海上的环境起到哪些积极的作用?谢谢!

 

 

【中国海上搜救中心总值班室副主任卓立】12-31 10:58:00


 

  自从2011年国家建立了国家重大海上溢油部际联席会议以后,搜救中心又增加了一项职能,同时增加了一块牌子,叫中国海上溢油应急中心。今年我们中心关于溢油有三项主要的工作,一是在广西钦州举办了一次重大的溢油应急演习。二是正在制定国家重大海上溢油的应急预案,将来这个预案也是一个国家级的预案,准备明年出台。三是编制国家重大海上溢油应急能力建设规划。这个规划从今年年初编制工作开始,现在已经完成了对编制大纲的审议,这个规划是我们部牵头由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共同参与起草的,规划里面明确了规划的范围、对象、内容、技术路线、部门的编写分工和调研资料等等,预计明年年中可以完成初稿。

  规划将在全面分析我国海域石油开采、运输、存储情况及未来发展趋势的基础上系统评估我国发生海上重大溢油事故的风险,协调各方力量的需求,合理确定应急能力建设目标,突出重点,整合资源,优化布局,提出指导性的建设意见,科学指导应急能力建设,实现各方力量的均衡发展。这个规划将来是有助于调动地方企业和社会力量的积极性,提高效率,形成共同处置海上溢油的合力,全面的提升我国重大海上溢油的应急处置能力,同时也对提高重大海上溢油事故的处置水平具有重大的意义。

  谢谢!

 

 

【中国交通报记者】12-31 10:59:00


 

  我是中国交通报的记者。交通部的救助飞行队已经成立13个年头了,我想了解一下现在救助飞行器的部署状况是怎样样的?另外,现在具备了怎样的能力?今后又将怎么发展?

 

 

【交通运输部救助打捞局党组成员、总工程师潘伟】12-31 11:05:00


 

  交通运输部成立了7个飞行队,第一个飞行队是2001年在上海成立,截止目前已经有13个年头。截止目前共有4个飞行队,11个基地,最北的基地是辽宁的大连,最南边的是三亚。北海第一飞行队设立在山东蓬莱,东海第一飞行队在上海,东海第二飞行队在厦门,南海第一飞行队在珠海。现在自有的航空器12架,另外租用大型救助直升机和固定翼飞机4架,其中3架直升机、1架固定翼,现在能够在11个基地、71个起降点部署的共有16架。

  截止目前,我们救助飞行队能够完成在昼间复杂气象甚至超距离的海上、陆上公路救援等国家重特大救灾任务,比如说2008年的汶川地震,我们救助打捞局派遣了救助直升机,参加了抗震救灾,前后救助转移了225人,尤其是在一般航空器和飞行队完成不了的任务,大多是我们救助飞行队完成的。在13年过程中,救助飞行队总共执行了3728架次,救助任务2440起,救助遇险人员2940人。截止目前,整个飞行队队伍大概有600多人,能够实现自我培养飞行队伍、自我维护飞机,基本形成了一个救援体系。截止到“十二五”末,我们的救援直升机能达到20架,其中我们现在也在积极的探索,争取早日实现24小时的救助。谢谢大家!

 

 

【政策法规司副巡视员高强华】12-31 11:09:00


 

  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祝大家新年快乐,明年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