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2015年网上直播>交通运输部专题新闻发布会

交通运输部专题新闻发布会

主题: 交通运输部专题新闻发布会

地点: 交通运输部新闻发布厅

时间: 2015-02-12 10:00

简介: 2月12日(周四)10时,交通运输部将召开专题新闻发布会,介绍2014年度中国海上搜救与重大海上溢油应急处置相关工作情况。敬请关注!

文字实录

【交通运输部新闻发言人 徐成光】02-12 10:03:00


 

  女士们、先生们,新闻界的朋友们,大家上午好!欢迎大家来参加今天的新闻发布会。
  离农历的新年还有一个星期左右的时间,借此机会给新闻界的各位朋友拜个早年,祝愿大家在新的一年里顺顺利利、平平安安、和和睦睦,也非常感谢在过去的一年中大家对交通新闻宣传工作的大力支持。
  我们今天新闻发布会的内容是2014年中国海上搜救与重大海上溢油应急处置相关工作情况。很荣幸我为大家介绍出席今天新闻发布会的3位嘉宾,他们是:中国海上搜救中心副主任智广路、交通运输部海事局巡视员李青平、交通运输部救捞局副局长张建新。
  我们今天新闻发布会首先请智广路副主任向大家介绍2014年中国海上搜救工作进展情况和2015年的工作安排,然后请三位嘉宾就大家感兴趣的问题接受提问,大概5个问题左右,整个新闻发布会的时间控制在1小时。
  下面先请智广路副主任向大家介绍有关工作情况。

 

 

【中国海上搜救中心副主任智广路】02-12 10:07:00


 

  新闻界的各位朋友,大家上午好!非常感谢大家对海上搜救和重大海上溢油应急处置工作的关注与支持。今天,我主要介绍2014年全国海上搜救和重大海上溢油应急处置工作情况以及2015年的一些工作安排。
  一、2014年工作情况
  2014年是国家海上搜救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建立以来的第10个年头。在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全国各级海上搜救中心的共同努力下,全力推进了全国海上搜救和重大海上溢油应急处置工作,有效处置了各类海上突发事件,为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保护海洋环境、保障"海上丝绸之路"等国家重大战略部署作出了积极贡献。
  具体工作有5个方面:
  一是妥善处置系列突发事件。全年共组织搜救行动2014次,协调飞机297架次、协调各类船艇7477艘次,在我国搜救责任区成功搜救1484艘船舶、15387名遇险人员,搜救成功率达96.6%,去年我们妥善处置了马航MH370客机搜寻以及水上接回我们在越南同胞等一系列的重特大海上突发事件。
  二是"一案三制"建设稳步推进。去年研究出台了部际联席会议5项工作制度,启动了《国家海上搜救应急预案》的修订工作,推进了《国家重大海上溢油应急处置预案》的制定,建立了年度工作部署研判和落实反馈机制。
  三是能力装备水平持续提升。积极推进《国家重大海上溢油应急能力建设规划》编制工作,就南海海上搜救体制、机制和能力建设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完成《海上搜救协调员配备标准及培训大纲》课题研究,向社会力量拨发了804万元搜救奖励专项资金。
  四是指挥体系不断完善。去年,我们及时更新了国家海上突发事件应急专家库,开展了海上搜救成功率统计指标体系研究。积极推进国家海上溢油信息共享和应急决策支持系统以及基于北斗的中国海上搜救信息系统示范工程等一系列的项目建设。继续巩固防御台风"早准备、早部署、早检查、早落实"的有效做法和"防胜于救"的实践经验。
  五是对外交流合作取得突破。我们积极与东盟国家开展海上搜救的双边和多边的合作。在福建的马尾和马祖港外开放水域成功举办了"2014年海峡两岸海上联合搜救演练"。我们积极参加中、日、韩、俄四国搜救操作级别会议,还组团赴澳大利亚学习了海洋溢油污染防范技术和经验。
  2015年的重点工作安排有5个方面:

 

 

【智广路】02-12 10:12:00


 

  第一,强化制度建设和顶层设计。严格执行国际标准,进一步修改完善相关预案、程序、手册,形成完整的履约体系。推进《海上交通安全法》修订和《海上人命搜寻救助条例》立法进程。梳理国家海上搜救和重大海上溢油应急处置部际联席会议制度的有效经验,固化为相关工作制度。组织对搜救战略、搜救能力配备标准、志愿者队伍建设、搜救文化发展以及非水网地区搜救能力提高等工作进行系统研究。充分发挥部际联席会议的指导和监督的职能,完善工作督查及反馈的机制。
  第二,强化能力建设和规划实施。我们要大力推进海上搜救和重大海上溢油应急处置能力建设。加快南海海上搜救体制、机制和能力建设,切实提升南海海域搜救能力。联合各个成员单位,继续开展形式多样的海上应急处置演习活动。推进《交通运输安全生产和应急体系"十三五"发展规划》的编制,推进《国家重大海上溢油应急能力建设规划》、《国家水上交通安全监管和救助系统布局规划》的实施,加快推进交通运输运行监测与应急指挥中心、国家海上溢油信息共享平台的建设。
  第三,强化科技引领和决策支持。建立科学的海上搜救成功率指标体系和事故险情统计分析体系,科学调整专业搜救力量。加强渔船作业区域、时段和事故规律的研究,提高渔船救助效率。抓好北斗卫星通信、商业密码等信息化技术在海上搜救领域的使用。继续加大各成员单位之间资源共享力度,探索固定翼飞机和直升机的协同作战模式、公务船加装水文气象信息收集设施、建立海上医疗救援的网络。
  第四,强化学习交流和海上合作。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积极开拓视野,学习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加强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省部之间搜救协调指挥人员的互动学习交流。继续加强与港澳台搜救机构的合作,推动海峡两岸搜救事务研讨会顺利开展。继续巩固中日韩俄四国搜救机制成果,继续推进与东盟以及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国家的合作项目。
  第五,强化文化自觉和基础建设。大力推进"惠海泽航、人本至善"搜救文化品牌建设,借力质量控制体系推进各级海上搜救中心标准化建设。建立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乃至全国海上搜救工作者的互联互通平台,及时客观地报道海上搜救典型案例和先进事迹,营造谋事创业的良好社会氛围。
  以上我简要汇报了一下搜救中心2014年的工作以及2015年5个方面的工作安排。

 

 

 

【徐成光】02-12 10:14:00


 

  谢谢智广路副主任,下面我们进入提问环节。根据惯例,希望记者们朋友们先通报一下所在单位,每位记者朋友最好只提问一个问题,下面开始提问。

 

 

【中国交通报记者提问】02-12 10:16:00


 

  您刚刚提到了我国正在编制《国家重大海上溢油应急处置能力建设规划》,能否帮我们介绍一下规划的编制情况?

 

 

【智广路】02-12 10:20:00


 

  刚才介绍了《国家重大海上溢油应急处置能力建设规划》,在中编办批复成立国家重大海上应急部际联席会议制度的批复文件里,就有专门的要求,要求交通运输部会同有关成员单位来编制《国家重大海上溢油应急处置能力建设规划》。交通运输部从2012年开始就会同成员单位,包括环保部、海洋局、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等,就这个编制规划大家共同进行了研究。我们也成立了规划编制领导小组、专家组、编制组,组织开展了规划研究工作。
  2012年开始我们走访了全国涉及海上溢油应急处置方面的有关部门,包括政府部门,也走访了一些企业,走访了一些港口,围绕着大家在以往历年处置海上溢油应急能力的过程当中所发现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梳理,我们起草了"溢油能力建设规划"的征求意见稿,这个稿子几次征求有关单位的意见,包括沿海省(市)地方政府的意见,根据大家的意见,我们进行了梳理、分析和研究,对征求意见稿又进行了修改。应该说现在的稿子已经经过两轮的征求意见,在今年年初召开的国家海上搜救和重大海上溢油应急处置部际联席会议上,也向各个成员单位简要汇报了"规划"内容,大家原则上表示了认可,同时要求我们根据有关单位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再做进一步的完善。按照计划我们今年会继续完善这个规划后,将会同发改委将这个规划上报国务院,争取国务院能够批准这个规划,随后按照国务院批准的规划组织实施。

 

 

 

【徐成光】02-12 10:22:00


 

  谢谢智广路副主任对有关规划编制工作的介绍。

 

 

【人民日报记者提问】02-12 10:23:00


 

  我们看到去年的海上搜救成功率是96.6%,不知道这个在世界各国当中处于怎么样的一个水平?另外,从发达国家开展海上救捞的情况来看,空中救援能力是提高救助效率与速度的有效手段,请问我们下一步将如何提高海空一体的救援能力建设?

 

 

【交通运输部救捞局副局长张建新】02-12 10:29:00


 

  我来回答关于空中救援能力建设的问题。交通运输部高度重视海空救援能力建设,目前为止队伍建设有了较大发展,在处置一些海上重大事故险情当中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但目前我们跟发达国家比应该说还是有些差距,主要表现在装备有限、人才不足、经费紧缺,下一步我们还要按照中国海上搜救工作的要求在三个方面提升能力:
  首先,加强装备建设,按计划2015年救捞将有8架美国产的S-76D救助直升机入编,跟我们现有的12架飞机共同承担沿海的空中救援任务,我相信整个力量会得到很大的加强。
  第二,着重于科学布点,我们利用沿海的一些直升机的临时起降点,以及大型救助船本身具有的直升机甲板和机库,拓展延伸我们的救援范围。
  第三,着重加强队伍建设,提高能力和水平。针对不同海域的特点,有针对性的开展船机的配合训练,开展夜航训练,不断提高复杂条件和夜间情况下的飞行救援能力。

 

 

【徐成光】02-12 10:30:00


 

  谢谢张局长,他从三个方面介绍了我们国家海上和空中搜救能力建设的情况。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记者提问】02-12 10:32:00


 

  这个问题有关咱们国家的北斗系统,去年我们国家北斗系统获得了国际海事组织的认证,我们想知道,经过这样的认证之后我们也知道跟国际海事组织进行了一系列的合作,这些合作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经过这样的合作之后,我们的北斗系统有没有可能进行一些改进,能够达到更高的水平,具备更多的能力?

 

 

【交通运输部海事局巡视员李青平】02-12 10:37:00


 

  海事卫星要成为国际性的定位导航系统,在国际上有具体的要求,需要经过国际海事组织的认可。国际海事组织在2011年制定了一个新的对于海事卫星定位导航系统认可的标准。现在,国际上除我们国家之外,已经有了两套系统,这也是大家所知道的,一个是美国的GPS系统,还有一个是俄罗斯的GLONASS系统。我国北斗系统是在2014年11月第94次海安会,按照国际海事组织2011年这个标准,通过国际海事组织大会讨论、批准,成为可以用于国际定位导航的海事卫星系统。这对我们国家来讲,就是一个非常大的飞跃。当然,我们这套系统现在卫星的数目还没有完全完成,因为总的数目计划是在2020年达到30多颗星,现在已经有了16颗星。
  这套系统通过了国际的认可后,就可以加装在商用民船上,用于导航和定位。现在系统的精确度可以达到10米左右,速度的精度可以达到每秒0.7米,精度还是非常高的。大家知道,完整的卫星全球导航系统要有30多颗星,因此,对于远程地区,覆盖是覆盖了,但是精度还不够。按照国家计划,将在2020年的时候要完成全部30多颗星的发射。这套系统推出来之后,我们就脱离了过去受制于别人的局面,可以依靠自己,而且我们这套系统有着完全的自主产权,在各个应用领域都是一个非常大的飞跃。同时,由于获得了国际海事组织的认可,其他国家的船舶也可以使用北斗系统,从这个意义上讲,应该说是我们改革开放以后取得的一个巨大进步。

 

 

【徐成光】02-12 10:38:00


 

  谢谢李青平巡视员的介绍。

 

 

【中央电视台记者提问】02-12 10:39:00


 

  去年1月,交通运输部上海打捞局完成了300米饱和潜水海底出潜探摸作业。今年前不久,海军也实施了300米饱和潜水出舱实验。下一步交通运输部在饱和潜水领域的具体工作计划是什么?

 

 

【张建新】02-12 10:42:00


 

  可能大家前一阵子比较关心上海打捞局完成的300米饱和潜水作业,今年海军也完成了330米饱和潜水。饱和潜水技术是在当今世界潜水行业的尖端核心技术,应该说我们这几年进步比较大。
  我们部里面从上个世纪70年代开始进行潜水技术研究,派出了技术人员去国外学习潜水技术。受制于资金、人员、技术各方面的原因,技术研发处于徘徊状态,这方面能力的不足也制约了我们技术能力的发展。大家可能知道2000年8月份俄罗斯"库尔斯克号"爆炸沉没在巴伦支海,导致118名官兵遇难,现场水深108米,俄罗斯因自身救捞能力不足,不得不求助于国外力量打捞。此事件震惊了世界,引起了我国的高度重视。交通运输部遵照中央要求,集中力量研发饱和潜水成套技术,建设饱和潜水装备。通过努力,我们在技术上不断得到提升,先后攻克了100米、200米、300米饱和潜水成套技术及应用难关。从2006年以来,我们已经累积实施饱和潜水作业总时间突破18000多小时。
  2013年5月,在完成南海198米水深作业的基础上,经过充分的论证和精心准备,我们决定实施300米饱和潜水作业。经过半年多的精心准备,在突破300米水深实施潜水作业的饱和潜水技术以后,2014年1月,我们在南海冒着6到8级大风、3到5米的涌浪,成功实施了300米饱和潜水作业。此举标志着我国深潜水作业能力跨入了国际先进行列,对建设海洋强国具有重大意义。
  按照部里的规划和部署,目前我们正在集中人力、物力、财力攻坚克难,全力以赴攻关,研发500米饱和潜水成套技术,希望在不久的将来能听到好消息。

 

 

【徐成光】02-12 10:43:00


 

  谢谢张建新副局长。

 

 

【光明日报记者提问】02-12 10:44:00


 

  关于失联航班MH370的情况,想问一下进展?今年年初亚航的失联客机,咱们也进行了黑匣子的搜寻,想问一下通过这些搜寻,我们在搜寻力量方面有没有一些进展?下一步还会有哪些行动?

 

 

【智广路】02-12 10:49:00


 

  关于马航MH370失联的事件,因为前两天马来西亚政府也宣布了飞机失事,从去年3月8日这架飞机失联之后,我们中国海上搜救中心组织了成员单位的力量,大家在媒体上实际也了解到了,我们总共组织了19艘船舶、13架飞机参与现场搜寻。根据当时情势的不断变化,我们也在不断优化调整我们搜救力量的部署,从泰国湾、安达曼海、马六甲海峡一直到南印度洋,应该说这次行动对我们中国海上搜救中心来讲是一次非常大的锻炼,跨越这么长的时间,组织了这么多力量,特别是长距离跨洋的海上搜寻,对我们中国海上搜救中心来讲是第一次,在以往的历史上我们没有做过这样的工作。远离开我们自己管辖的水域,远离我们熟悉的水域,到那片陌生的地方去开展水上搜救工作,应该说挑战是非常大的。
  最大的挑战,是我们没有任何的依托。因为以往我们在做海上搜救工作的时候,我们可以更多的去依托我们沿海的一些力量、沿海的一些部门、沿海的一些机构,来配合我们做好搜救工作。但是走到国外之后,因为我们涉及到和国际上相邻国家搜救机构的协调,所以依托的程度不会像我们自己所属搜救中心那样紧密,很多的事情需要我们在工作过程当中不断的去积累、不断的去了解一些资料,特别是一些当地的水文气象资料,应该说整个国际社会对那片水域的情况也不是非常熟悉,所以到现在应该说水下的搜寻工作没有实质性的发现。
  讲了这么多,我想,通过这件事情也给了我们很多的启发,就是我们怎么样去使我们的海上搜救工作能够满足我们国家日益增长的经济发展的需求。因为我们国家现在也在实行"一带一路"的战略,中国人的足迹、中国人的船舶、中国人的飞机已经遍布世界,应该说有我们中国人的地方,都有需要政府提供援助的需求。所以反思我们这次在搜寻马航MH370失联客机的过程,我们也深深的感到我们的能力现在还有欠缺,特别是到了搜寻后期,在进行深海搜寻的时候,应该说我们适用的装备确实不是很多。通过这次事情我们也跟有关部门提出来这种需求和建议,下一步怎么样去加强我们国家整体的海上搜寻救助能力,特别是对这种远海、深海、陌生海域的水上、水下搜寻设备和能力建设,我们也希望能够在"十三五"期使我们的搜救能力有一些变化,使搜寻能力水平能够得到相应的提高。
  通过这个事件能够看到,这种跨远洋的、跨国的海上搜救合作,应该说以后可能会越来越多。因为从去年我们一个是搜寻马航MH370航班,随后又派出了我们的专业救助力量到印度尼西亚的水域去搜寻失事的亚航航班。我们去年通过海上的力量紧急接回了在越南的施工人员和同胞,跨国海上应急工作会越来越多,我想这个会成为我们海上搜救工作的一个新的常态。面对这种新的变化、这种不断发展的需求,我想我们的能力应该也要不断的去提高,要不断的去满足这些需求。

 

 

【徐成光】02-12 10:50:00


 

  谢谢智主任。因为今天的发布会主要是海上搜救和海上溢油的业务领域,我建议我们最后一个机会给中国水运报。

 

 

【中国水运报记者提问】02-12 10:51:00


 

  我们也看到2014年我国水上交通安全形势可以说继续保持了稳定,我想请问交通运输部在保障水上安全形势、降低事故风险方面采取了哪些举措?2015年我们水上安全监管又将有哪些重点工作?

 

 

【李青平】02-12 10:59:00


 

  我这儿有一组数据,是2014年的水上安全监管的一组数据。
  去年,水上共发生了运输船舶交通事故255起、死亡失踪人数236人、沉船139艘,直接经济损失达到了24801万元。从事故件数指标、死亡人数指标、沉船指标和经济损失这四项指标来看,分别同比下降了2.5%、10.9%、2.1%、35.4%,可以说2014年海上交通安全的形势总体稳定,四项指标全面下降。
  去年,我们在水上交通安全监督管理中采取了一些措施,这些措施包括:
  第一个措施,加强了源头管理。大家知道,抓安全要从源头开始。我们国内经济发展比较活跃,有大船、小船、新船、旧船,管理好的有、管理差的也有,国有企业的有、民营个体的也有。为此,我们加强了源头管理,主要从船舶检验质量开始,就是船舶在制造过程当中、船舶在每年的年度技术检验当中要把好关。如果不把好关,势必留下安全隐患。打一个比喻,大家都开车,车设计上有好的、有差的,每年的年检检验质量的好不好,都会对安全带来影响的。因此,我们第一个措施,是从源头管理上加强了控制。
  第二个措施,加大力量推行船舶定线制。什么叫定线制,就跟我们在公路上划交通规则线是一个道理,特别是在船舶进出密集的区域,划定固定的航线,大家按照同一个规则走。这样,船舶在进出港或其他航行中,按照右行规则,按照划定的航线在走,这样大大地减少了船舶碰撞、搁浅的事故。
  第三个措施,尝试推行网格化管理。各个海事局、分支机构在各自的水上安全管理辖区内,按照网格化模式进行管理,包括资源配置、水上交通安全巡视等等,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第四个措施,加强了VTS(船舶交通管理系统)的管理。一方面加强了VTS的基础性工作建设,另一方面采用VTS加强对水上船舶交通流的监控,让它更加规范化。总之,我们着重提高监管水平,采取了有效的措施,使得去年总体水上交通安全形势趋于稳定。
  2015年,我们将重点开展这样一些工作。首先,按照中央、国务院有关要求,将对船舶的安全监管模式进行一定的改革。为了提高航运的效率,准备取消船舶进出港的签证。大家说取消了进出港签证,对安全会不会带来一定的风险?我们已考虑到这个问题,将通过配套船舶的报告制度以及配以船舶的诚信管理机制来解决这个问题,既要保证船舶运营的效率,又避免留下安全的风险隐患。
  其次,今年计划采取案例警示教育,把重大的水上交通安全事故整理成安全教育的教材,加强对船员等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培训和社会公众安全意识教育。同时,继续做好水上交通安全知识进校园活动,使海事安全知识走进学校,着力从学生们就开始做好这样的基础性工作。
  第三,大力推行安全文化的建设,来提高和普及整个水上交通相关联方面的海上安全文化理念。我们今年还要加大责任追究力度,对渎职、失职、不按规则履职引发问题的,都要追究责任,既包括法律方面的责任,也包括技术方面的失职责任。
  总之,我们将全力以赴,力争使2015年的水上交通安全形势继续保持在一个稳定的状态。

 

 

【徐成光】02-12 11:01:00


 

  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