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直播回顾>交通运输部例行新闻发布会

交通运输部例行新闻发布会

主题: 交通运输部例行新闻发布会

地点: 交通运输部新闻发布厅(四季厅)

时间: 2010-12-23 10:00

简介: 交通运输部例行新闻发布会

文字实录

【交通运输部新闻发言人 何建中】12-23 10:08:00


 

         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

         今天是今年最后一次交通运输部的例行新闻发布会。我首先跟大家通报两个信息:一是交通运输行业一年一度的工作会议,将在本月28日至29日在京西宾馆召开,希望大家给予关注和支持,到时候也欢迎各位参加报道。二是一年一度的春运工作,将从明年的1月19日开始到2月27日结束。按照惯例,今年春运前一周左右,我部还会召开了一次专题新闻发布会,介绍相关情况,也欢迎大家参加。接下来,大家可以就关注的问题进行提问。

 

【21世纪经济报道 记者】12-23 10:11:00


        城市拥堵是一个大家比较关注的问题,现在公共交通出行成为一种锻炼身体的好方式,自己开车出门成为培养忍耐力的好办法。前一段时间北京发布了一个关于治理城市拥堵的征求意见稿,提出了收取交通拥堵费、限制牌照发放等措施。交通运输部在这个方面有没有一些措施?是否可能把北京的经验推广到一些比较大的城市?

【何建中】12-23 10:15:00


        大城市的拥堵问题,应该说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无论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基本上都存在着交通的拥堵的情况。我认为解决城市拥堵问题应该是政府和公民共同协作努力来完成的一个课题。解决城市拥堵问题的基本途径,一是要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尤其是要构建城市公共交通运输体系。这个体系既包括城市公交、轨道交通,也包括出租车、自行车,同时还包括人行通道,其中是以城市的轨道交通为主导,这是一个最主要的措施。

【何建中】12-23 10:17:00


         二是要加大对城市公共交通建设的投入。因为老百姓乘坐城市公共交通,便捷安全、顺畅衔接是最重要的。按照国务院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的通知要求,一些大城市都加大了对公共交通的建设,尤其是轨道交通的建设,这样将有力地提升城市公交的服务能力和便捷程度。

【何建中】12-23 10:19:00


        三是要做好各种交通运输方式在城市公共交通枢纽中的衔接,拓展多种运输方式在城市道路当中的延伸。特别是近几年,一些大城市像上海、北京等,在公交枢纽的建设上都有一些示范性的工程。比如上海的虹桥机场,就是一个大型公共交通枢纽,多种运输方式和城市公交有很好的衔接,北京南站也是这样一个枢纽的形式。

【何建中】12-23 10:25:00


 

         四是在设施的建设上,要考虑到公共交通出行的分担率。发达国家城市的公交出行分担率一般都在60%左右,现在我国大中城市的公交出行分担率大概在20%,北京“十一五”期末为30%多,在这方面做得较好的城市像大连,公交出行分担率接近50%。这里说的公交分担,既有地面的公共交通,还包括了自行车等出行方式。上世纪70年代,自行车在北京是一道风景线,现在荷兰、英国,北欧一些发达国家,出行有很多选择的也是骑自行车。提高公交的分担率,减少其他的出行占道,也就是人们出行要尽量选择公共交通,如日本东京,私家车拥有量有近千万,但是拥堵的状况似乎比北京要好,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人们上下班坐公交的比较多,开私家车相对较少,选择公交出行的方式或者说低碳出行的理念是值得提倡的。

 

【何建中】12-23 10:27:00


        北京市的治堵的措施在网上已经公布了,大家可以找相关部门做一些了解。在大部制改革以后,交通运输部对城市交通的发展是非常重视的,已经制定了一系列的措施:一是在出租车行业的管理工作上,国务院专门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管理促进出租汽车行业健康发展的意见》,从规范管理、文明服务和公司管理上都有一些具体的要求;二是在法规建设上,对《城市公共交通条例》已经反复征求了意见,现在国务院法制办也在做进一步的修改。这些都是把城市公交发展用法律法规的形式来加以规范。三是对好的经验做法进行学习、借鉴和推广。通过多种形式交流学习,同时借鉴国内一些城市的好的做法和国外的优秀经验。

【何建中】12-23 10:28:00


          总而言之,我们希望通过一系列措施的实施,和通过我们每一个老百姓公交出行、低碳意识的提升,拥堵问题会治理得更好一些。谢谢!

【农民日报 记者】12-23 10:31:00


        刚才您谈的是城市交通治堵问题,我是农民日报记者,关注的是农村公路建设的问题。“十一五”时期,农村公路建设是一个亮点,惠民、富民的效果明显。在即将到来的“十二五”时期,农村公路建设会继续关注哪些方面?重点是什么?建设原则体现在哪些方面?

【何建中】12-23 10:33:00


    2006年中央1号文件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农村的基础建设提出了要求。特别是在最近五年,农村公路建设发展比较快,目前,全国农村公路通车里程345万公里。“十二五”期间农村公路发展总原则是:突出重点、巩固成果、政府主导、协调发展。

【何建中】12-23 10:38:00


 

         第一个原则是突出重点,就是实现两个方面的转变:一是实现由“量”的扩张为主,向“量”、“质”并重以“质”为主转变。过去更多关注的是增加通车里程的量,但在“十二五”期间,应该是既关注增加的数量,更关注提升“质量”,质量和数量并重;二是向更加规范化的管理转变。我们“十一五”期间修路到村是实现“通达”的目标,规范化管理就是把农村公路的建、管、养、运从制度上来予以保障。这是一个很重要的转变。

 

【何建中】12-23 10:41:00


 

       第二个原则是巩固成果。经过5年的努力,到今年年底,我国农村公路里程可达到345万公里,全国96%的乡镇通沥青(水泥)路,东中部94%的建制村通沥青(水泥)路,西部98%的建制村通公路,全国所有具备条件的乡镇都通了公路。所以要巩固成果,就把养护管理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加强危桥改造、交通安全设施和防护工程建设,增强农村公路抗灾能力。 

 

【何建中】12-23 10:47:00


 

          第三个原则是政府主导。即在“十二五”期间,就是适应财税体制改革的要求,强化并落实地方政府的主体责任,充分发挥地方政府在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养护中的主体作用,督促地方政府通过公共财政满足农村公路发展资金需求。
          第四个原则是协调发展。东中西部地区是有差距的,就是注重区域农村交通建管养运协调发展,在项目安排、补助标准等方面体现差异性,支持经济欠发达地区特别是少边穷地区农村公路发展。
         我部将按照上述原则,抓住重点,强化责任,搞好协调,本着“量力而行,尽力而为”的指导思想,切实的抓好农村公路建设的发展,特别是提升农村交通的水平。同时也进一步提高农村路网与国省干线的有效衔接。以上就是“十二五”期间农村公路发展的重点思路和重点任务。谢谢。

 

【光明日报 记者】12-23 10:49:00


        今年前一段时间的“京藏公路大堵车”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因为综合运输体系发展的滞后。“十一五”期间的大部制改革,推动了我国综合运输体系改革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尤其在地方城市,综合运输体系建设也取得了一些成绩。“十二五”期间我们作为交通运输的主管部门,将如何科学规划我们国家的综合运输体系?

【何建中】12-23 10:55:00


        大部制改革后,交通运输部承担着推进综合运输体系建设的职责。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正式提出,要按照适度超前的原则,统筹各种运输方式的发展,构建一个便捷、安全、高效的综合运输体系。应该说近两年,我部在综合运输体系建设的推进上也做了一些工作。
        在“十二五”期间,我部将进一步按照五中全会的精神和原则,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大推进力度:一是综合运输规划的统筹,各种运输方式的发展已经到了一定阶段,要发挥它的比较优势和综合效益,首先要在规划上统筹,我部在制定“十二五”规划的时候,已经把公路、水路、民航整体发展规划,包括城市公交的发展规划做了有效地衔接。这种统筹的意义在于能够提高综合效率,进一步优化路网的结构和各种运输方式的结构。

【何建中】12-23 11:04:00


        二是加强枢纽建设,使各种运输方式能够达到“无缝衔接”。比如说要做好中心港口与其他运输方式的连接,既包括公路的连接,也包括铁路的连接。再比如说航空港也要做好与其他城市公共交通的衔接,建设如上海虹桥机场这样的大的综合性枢纽。关于交通枢纽建设,我部有一个推进计划,本着有条件的先行,规划成熟的,抓好试点,加大推进,真正通过枢纽建设,达到“无缝衔接”的目标;还有就是大通道建设方面,发挥比较优势,推进各种运输方式的有效衔接。

【何建中】12-23 11:06:00


        三是要加强综合运输政策和标准规范的研究制定和推广应用。没有法规、规范的指导,很难建立长效机制。所以我部着力研究了一个综合运输的法规体系。国务院法制办给予了大力的支持,其他相关部门也积极支持。这样更有利于发挥各种运输方式的比较优势。另外在运输当中的一些规范化标准,也需要统一研究和制定,达成共识和加大推广力度。比如刚才说到的京藏高速公路堵车问题,实际上是在运输方式选择上的不合理。什么货种适合于选择什么运输方式,应该从国家宏观的层面,有一个规范性的指导要求,使经营者和消费者能够有一个比较清晰的选择。

【何建中】12-23 11:13:00


        四是要推进综合运输管理和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建设,逐步实现信息资源共享,提高管理效能和服务水平。各种运输方式发展到今天,要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提供一个公共的信息资源平台是非常重要的。无论是公路、水路,还是民航、邮政,需要建立一个公共信息平台。所以,我部加大这个方面的推进力度,做一些有效的连接。比如在公路、水路、城市客运、民航公共信息的共享上,正做一些有利的衔接。将来会有这样一个公共信息平台,消费者可以登陆了解各种运输方式的信息,并做一个合理的选择。
        综合运输体系建设的任务很多,“十二五”期间将在“十一五”已有建设成果的基础上,着力推进上述四个方面的工作。谢谢!

【中国交通报 记者】12-23 11:16:00


        我们知道“十一五”期间我们国家交通发展很快,修了很多路,服务了经济发展和老百姓的出行,但是现在社会上有一种声音认为中国的路修的太多了,特别是一些高速公路修完以后没有车走,请问您怎么看?还有就是适度超前的原则,“十二五”期间具体怎么把握?

【何建中】12-23 11:19:00


        总的来说,我国交通经过这些年的发展,特别是近10年的快速发展,已经从一个瓶颈制约的状态向总体缓解到现在基本适应当前经济发展状态的转变。
        因此目前我们面临的问题,并不是“过度”的问题,而是如何按照五中全会提出的“按照适度超前”的原则来统筹好各种运输方式的发展,真正去构建一个便捷、安全、通畅的综合运输体系的问题。
         对社会上说“路是不是修多了”的概念,我个人认为:

【何建中】12-23 11:22:00


         一是目前这个阶段是一个“总体缓解”阶段向“基本适应”阶段的转变,今后10年,从“十二五”期到2020年,应该是综合运输体系建立和完善的一个关键时期。这个时期,就应该把现在这种基本适应向适度超前这样一个阶段去过渡,或者说要加大推进力度。

【何建中】12-23 11:26:00


         二是目前的这几种运输方式,包括高速公路,其建设任务并没有完成,国家已经制定了几个主要运输方式的国家规划都还处在建设期。比如说国家高速公路网,大家所知道的7918网——86000公里的国家高速公路,已经建成52000公里,但34条通道中实际上真正全线贯通的可能只有京哈高速、京港澳高速等5条,其他并没有完全贯通。我部2008年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调研时的一个难题,就是国高网中有6000多公里的断头路。断头路的概念是高速公路路网中,通道上在200公里以内的不通达的就属于断头路。尽管这两年或者说到今年年底,断头路当中有将近一半以上都在建设和逐步贯通之中,但是还有相当一部分还没有开工。其它的通道建设也遇到类似问题。因此在“十二五”期,还是应该加快建设,来完成国家已做出的路网规划。

【何建中】12-23 11:31:00


        三是从经济社会发展角度来看,未来10年到20年,将是一个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时期。无论是从城镇化建设的推进,还是经济社会更加稳健的发展来看,都需要交通的支撑,而且人们对交通的需求会越来越多,特别是对交通高品质服务的需求,会越来越多。据预测,到2020年,社会对交通的需求量将在现有基础上翻一番。从这点上来说,目前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也不是一个过度的问题,实际上还有很大的潜在需求,还需要我们在完成现有的建设规划基础上,根据未来经济社会和人民需求的发展,来重新考虑新的建设规划。

【何建中】12-23 11:39:00


       四是从高速公路建设的角度来看,刚才记者讲我国高速公路是不是建的多了一些,有一些地区已建成路上交通流量似乎不是太大。但是实际上从交通研究部门的调研、管理部门的了解以及基层交通主管部门、地方政府总体上对交通发展的需求来看,我觉得也有几个地方值得引起大家的注意:一个方面是和发达国家相比,如美国是5万人口的城市就通达高速公路,欧洲国家10万人口的城市就通达高速公路,但我国的高速公路的规划制定的通达,是以城市20万人为基础来制定的,也就是现在的国高网,它真正通达的城市是20万人以上的城市。这样的标准和欧洲相比还差得很远,不能说我们好像已经超越了发达国家,无论是从路网的密度、通达深度,包括总的里程,都有很大的差异。另一个方面是国际上比较通用的整个投资比例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按照比较公认的标准,发达国家这种高速公路的建设投资占到相应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在3%到5%左右,而我国现在实际占比只有1.5%左右。第三个方面是发达国家高速公路的建设,一般来说都会集中在20年左右的时间。美国就比较典型,集中了20年时间,它基本上是在70年代以前就完成了高速公路的建设。我国高速公路建设,虽然从88年第一条路开建,只有18公里左右,我国高速公路的集中建设期是最近10年。所以未来还有一个10年大建设和大发展的时期。随着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城镇化建设的发展,包括产业的转移,我国西部地区的发展,交通的支撑作用、基础和先导作用将会进一步显著。所以现有一些已通的高速公路看起来流量并不是太大,但是一般的高速公路建设的成长周期是以20年为限。我们不能说今年刚建成,没有马上看到流量,就认为建设标准超前了。这样的观点值得商榷,因为我们是以20年的发展周期来考虑的路网建设。实际上,现在京沪高速和广深高速,原有的车道已经扩至8车道了。从20年的观点来看,我觉得已经不适应现在的发展速度了。

【何建中】12-23 11:40:00


         所以,今后一个时期,应该进一步做好规划,调整结构,提高质量,把握大建设的这样一个机遇期,特别是在综合运输体系建设这样一个关键时期来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真正实现从总体缓解到基本适应,到适度超前,再到总体适应的这样一个历史性的转变。谢谢!

【中国水运报 记者】12-23 11:43:00


        目前我国进入了严冬季节,部分地区出现大面积降雪,重点物资运输是否畅通成为保障民生的关键,请问交通运输部在保障重点物资运输,尤其是电煤油运方面有怎样的措施?运力是否充足?

【何建中】12-23 11:46:00


        从冬季的重点物资运输来看,特别是煤电油运,相对夏季来讲,交通运输部门的压力小得多。实际上在国务院会议召开以后,交通运输部已经做出了具体的部署和安排,落实国务院常务会议的要求。从我们目前掌握的情况来看,秦皇岛港是北方六港当中最大的煤炭港,目前的库存超过平均水平。南方一些大的电厂煤炭库存也在两周以上,通常的库存警戒水平为3到5天,现在库存有两周以上,还是比较充裕的。此外,在运力调配上,准备还是比较充足的,能够保障冬季煤电油运的运力和港口配送这些方面的需求,而且能够比较好的去组织运输,切实满足用户的需求。谢谢!

【新华社 记者】12-23 11:48:00


        昨天看了一篇报道,有大学生今年春运回家的时候,由于高铁票价比较贵,他们很无奈选择了乘坐长途汽车,今年春运您觉得道路运输的压力大吗?

【何建中】12-23 12:00:00


        交通运输部的春运工作,虽然每年压力都很大,但在实际运输工作的组织中,都是用常态化的思路来做好春运的安排,用应急化的措施来组织好春运的管理。我部刚刚召开了春运工作会,对今年的春运工作进行了部署,应该说已经准备好了。在春运期间,道路运输无论是在运力组织、运力储备,还是在安全管理等方面,都将会一如既往的加强管理,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对于选择坐长途公共汽车的旅客,我们将在提高服务管理水平、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方面有一些新的举措,特别是大中型旅游客车的服务能力和水平逐年都在改进和提高,能够保证旅客乘坐道路运输的公共客车安全的回到自己家。谢谢!

【人民日报 记者】12-23 12:06:00


       上周因为雨雪天气,大概有22条高速公路中断了,各地启动了应急预案。我想问,就今年我们交通路网的应急能力来看,和2008年雨雪冰冻比,哪些能力有了提高?哪些仍然欠缺?如果今年春运再遇到雨雪冰冻灾害,我们有哪些应急预案可以启动?另外路网管制是由公安部系统来管,路政是交通运输部系统管,两个部门有没有一个路网应急的协调机制?

【何建中】12-23 12:07:00


        本月14、15日,广东南方地区有一个低温雨雪天气,确实有2008年初冰冻雨雪的阵势,但是今年交通运输部门各方面应急准备都是比较充分的,虽然有18公里距离的堵车,但在各方面互相配合协调下,比较快速的做出了反应,对道路进行了疏导,保证了道路的通畅。就冰冻雨雪的应急能力而言,在08年那场灾害以后,交通运输部门在应急能力、应急管理上,进一步总结经验,采取措施,特别是在提升应急能力的建设上下了功夫。主要表现以下几个方面:

【何建中】12-23 12:11:00


         一是完善了应急机制,建立了国家公路网的路网中心。这是在08年冰冻雨雪以后建立起来的,在北京奥运会以后就正式投入使用了。路网中心的作用就是能够实时监测全国所有主干道上路网的运行状态,能够及时地发现一些拥堵的状况或遇险,然后立即做出判断并采取措施。
        二是进一步加强部省之间和省际之间的协调联动机制。此次广东韶关遭遇低温冰冻,我部就启动了部省应急机制,整个南方各省之间的省际应急机制也同时启动了。部省之间的应急,就是通过预先沟通,知道地方的需求,然后从国家层面、从部的层面,来加大协调组织力度,积极帮助各地解决问题。除了部省之间的纵向联系,也包括横向之间的联系,目前,我们在有一个三级路网体系,一级是部里面,二级是省里的,三级就是具体路段的,具体路段包括一些路网实时状态的摄像,我们通过这个三级的路网体系能够更快的了解一线的最新情况。

【何建中】12-23 12:15:00


         三是进一步加大部门间的横向合作。在吸取和总结2008年冰冻雨雪灾害的基础上,第一是与中央气象台建立了战略合作,签订了合作协议,能够及时把气象预报跟我们公路的路况联结在一起,通过路网中心及时发布出行的信息、路网信息。同时也开通了跟中国气象局信息专线,实现了路网中心和中国气象局信息的实时传输,能够及时传输路网中心和中国气象局的信息。第二是跟交警、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加强合作,此次也是总结了那年冰冻雨雪湖北的经验,少封路,使用执法车引导,不间断放行,是一个比较好的办法,也加强了两个部门之间的协作和合作。

【何建中】12-23 12:18:00


        四是加强与媒体的沟通协调,增强服务能力。我们增强了与中央电视台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合作,开辟了一些专栏,来传播路网中心掌握的实时信息,包括气象信息。我部11月8日还与中央广播电台专门开辟了《公路服务站》,把出行信息,天气信息融合在一起,在每天上午8:30-9:00、下午17:30至18:30两档及时播报最新的公路路况、公路气象预报、公路出行提示等信息,为公众出行提供便利服务。
       此外,我们还加强了通道复线的建设,如果这条路上遇到问题可以从其他路段绕行;加强了应急物资的储备,如除冰设施的增配,等等。

【何建中】12-23 12:19:00


        综合起来讲,通过2008年冰冻雨雪灾害,交通运输部门总结了一些经验,进一步把一些好的做法上升到管理制度层面来予以固化,我相信如果今年遇到类似的情况,应该会处理的及时得多。就像这个月上旬,广东南方地区的冷空气持续时间也很长,但道路的疏通速度就快多了。

【何建中】12-23 12:21:00


        今天的发布会到此结束。新年将至,也在此跟大家问声新年好。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