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 2017-03-07 09:30
各位网友大家好!首都交通一直是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而轨道交通安全始终是首都交通工作的重中之重。近年来,北京市轨道交通发展迅速,线路可达性和覆盖面不断提高,轨道交通吸引力显著增强,客流持续增长,网络化运营格局基本形成。在新形势下,为更好的掌握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状况,北京市交通委创新管理机制,组织开展了轨道交通路网运营安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建设与评价工作,使政府部门的监管工作由粗线条的要求向精细化的手段深入,实现了由“一事一议”的事件型管理向系统化综合管控的提升。
本期访谈,我们邀请到北京市交通委员会周正宇主任,请他就北京市轨道交通创新管理机制的做法与大家进行在线交流,欢迎各位网友关注!
【周正宇】 2017-03-07 09:30
主持人好!各位网友大家好!
【主持人】 2017-03-07 09:31
轨道交通目前已经成为北京市民公共交通的首选方式。2016年客运量达到36.6亿人次,成为全世界最繁忙的地铁。请简要介绍一下北京市轨道交通的运营状况。
【周正宇】 2017-03-07 09:33
首先,我先介绍一下北京市轨道交通的路网特点,主要有两个:
一是网络化格局已形成。近年来,北京市轨道交通迅速发展,线路通达性和覆盖面不断提高,截至2016年底,本市轨道交通运营线路共计19条、总里程574公里、车站345座(其中换乘站54座)。
二是千万客流已成常态。自奥运会的成功申办,极大地推动了北京轨道交通的发展。2009-2013这几年的工作日日均客运量都是以百万人次的速度在增长;2014年开始工作日日均客流突破千万;2016年进一步攀升,工作日日均达1122万人次,最高达1270万人次,千万客流已成常态。
【主持人】 2017-03-07 09:34
北京市历来高度重视交通工作,尤其是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管理工作。那咱们是创新了什么样的管理体制呢?
【周正宇】 2017-03-07 09:37
在交通运输部和北京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有关单位的大力支持下,我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体制机制不断创新、深化,更是在2015年取得新突破。一是2013年8月成立了由主管副市长牵头的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交通委,基本建立了37个成员单位间相互衔接、协调配合、整体推进的运营安全工作机制,协调职能作用初步显现。二是2015年4月,市编办以领导小组办公室为基础,通过调整交通委系统部门职责、理顺管理层级、厘清职责划分等措施,把机构做实,搭建了“311”管理架构(委轨道交通综合协调处、运营监管处、设备设施处+市交通执法总队轨道执法大队+轨指中心),建立了统筹协调、行业监管和行政执法相统一的管理模式,初步形成了分工明确、各司其职、联动协作的工作机制。
【主持人】 2017-03-07 09:38
我们都知道,随着轨道交通路网线路越来越密集,客流量越来越高,大家都在担心安全问题。我们用什么管理机制进行管理,有效的保证它的平稳运行?
【周正宇】 2017-03-07 09:40
面对我市“地下超大城市”的形态,北京市交通委经过近几年的摸索研究,科学构建了“千分制”评价体系,用“千分制”评价检验我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和服务的现状水平,并充分发挥导向作用,解决评价中发现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为行业监管提供决策支持,提升政府的行政效能。应该说,目前的管理手段实现了由粗线条向精细化的转变,由“一事一议”的事件型管理向系统化综合管控的转变。
【主持人】 2017-03-07 09:41
刚才周主任介绍,北京市交通委创新提出了轨道交通“千分制”评价体系,请您介绍下轨道交通“千分制”评价体系是如何构建的?
【周正宇】 2017-03-07 09:45
我们在顶层设计层面,采用以现象反推本质的思路,提出了“轨道交通路网运营安全风险评价”体系构建的设想,并在实施操作层面上,提出“千分制”量化评价思路,制定量化评价指标和评分标准。
以单条运营线路为评价单位,从设备设施隐患、车站客流风险、运营安全管理与保障风险三个方面,建立了32个评价指标的评价体系,这三个方面作为三大评价单元分别按3:3:4的权重比例分配分值,遵循的原则:一是设备设施风险评价,以突出隐患和问题为重点。二是车站客流风险评价,以现有最高客流为限界。三是运营安全管理与保障风险评价,以现行的北京市轨道交通运营标准为依据。
【周正宇】 2017-03-07 09:47
按照评分标准,对各线路和车站确定隐患点,隐患风险等级越高,单点扣分越多;隐患数量越多,线路扣分越多,最后得出线路评价得分。按照得分结果,划分为高风险(0~600分,红色表示)、较高风险(600~800分,橙色表示)、中风险(800~900分,黄色表示)、低风险(900~1000分,蓝色表示)。
【主持人】 2017-03-07 09:48
也就是说,对各线路的评价打分,就好比对单条线路的“健康”状况进行测试,分值越高越“健康”,安全风险就越低,根据先设定出的高、较高、中、低四个等级的分值,最终看该线路是属于哪一级别的风险等级。
【周正宇】 2017-03-07 09:52
是这样的。为确保评价结果客观反映线路运营实际状况,我们坚持边评价、边探索、边积累、边归纳,不断总结经验,对评价体系及标准开展了充分的验证性应用,再不断的修订和完善。如,2014年,先开展了试评价工作。选取3条典型的轨道交通既有线路和当年新开通的4条线路进行评价。通过试评价的结果与实际比对,再不断修订指标体系。2015年又对我市路网所有线路(18条)开展了全面评价工作。评价结果与各运营线路日常运营安全和服务水平状况相吻合,说明该评价指标体系具有一定的客观、科学和合理性,能够为各线路运行状态、有重点地加强行业管理工作提供精准服务。
【主持人】 2017-03-07 09:53
应该说,经过不断完善的评价指标体系是科学、合理的,可信度是很高的。下面,请您再给我们简单介绍一下评估的结果?各位网友可以在我们屏幕下方“相关资料”中查看2015年北京市轨道交通“千分制”评价结果。
【周正宇】 2017-03-07 09:55
通过实际扣分进行分析:设备设施隐患风险这部分的平均扣分为79.22分(-79.22/300分),占设备设施评价总分的26.41%;
车站客流风险这部分的平均扣分为76.83(-76.83/300分),占车站客流评价总分的25.61%;
运营安全管理风险这部分的平均扣分为25.86分(-25.86/400分),占运营安全管理评价总分的6.47%;
可以看出,设备设施隐患和大客流造成的风险隐患比例大于其他两项,说明日常运营组织和管理各项工作体系健全,制度严格,措施到位,整体运营管理水平较高。
【主持人】 2017-03-07 09:56
这个是从设备设施隐患风险、车站客流风险、运营安全管理风险三个方面分析的结果,找到薄弱环节的方面。按照线路分析的结果又是怎样的?
【周正宇】 2017-03-07 09:59
从线路的得分看,目前线网存在的突出问题集中表现在较高风险等级和高风险等级的有4条线路:一是部分线路实际客流已超出远期客流预测值。如10号线、4-大兴线、13号线、5号线现状客流均已提前实现或超出远期客流预测值,高峰时段列车最大满载率超过100%甚至达120%以上,运力、运量矛盾日趋明显。二是部分换乘车站换乘能力不足已成为路网突出问题。如10号线的双井站、国贸站,4号线的宣武门站,5号线的崇文门站等换乘车站换乘设施相对局促,难以满足换乘需求,已成为运营网络的瓶颈。
【主持人】 2017-03-07 10:00
轨道交通“千分制”评价从设备设施隐患、车站客流风险、运营安全管理与保障风险三个方面进行了综合评价,找到薄弱环节。那评价成果是如何运用到实际运营管理工作中的?
【周正宇】 2017-03-07 10:02
我们发挥评价的导向作用,通过评价结果有针对性的开展管理工作,实现以评促改、以评促建、以评促管、以评促防,解决评价中发现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不断提升我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和服务水平。
【周正宇】 2017-03-07 10:08
首先,设备设施风险评价与隐患整改和新线建设挂钩。我们从直接影响扣分的因素入手,解决突出问题,目前已取得一定成效。全路网设备设施类34项高风险隐患,其中22项已开展整改或采取控制措施,12项隐患正组织开展整改方案研究。
比如说,对突出的设备老化问题实施更新改造。2008以前开通运营线路已进入设备老化和故障频发期,如,1号线、5号线、13号线、八通线的信号系统,均开展了信号改造或前期研究工作。目前,1号线信号系统改造已基本完成;5、13号线信号系统更新改造工程已完成可研报告编制并将上报发改委;八通线信号系统更新改造纳入八通线南延工程。
对突出的系统能力不足问题增车扩容。目前部分线路的现状客流已超出远期预测值,现有系统能力不足,已无法缩短列车运行间隔,如,9号线、机场线已启动增购列车。
对突出的设施病害专项整治。针对近年来我市轨道交通陆续出现的洞体沉降与错台、T型螺栓断裂、钢轨波磨、道床厚度不足、道床脱空等设施病害,已作为重大安全隐患专项整治项目,组织研究控制措施和整改方案。
对突出的历史遗留问题推进整改。近年来,我市新线基本分期分段开通,造成遗留尾工多,如,部分车辆段、车站、出入口未及时投入使用等,目前正在加快推进市政配套工程不全、尾工清零等工作,并举一反三,新线建设中加强相关方案的审核。
着力规避潜在问题与风险。为避免设备设施硬件类问题在新线规划、设计和建设过程中重复发生,我市加强前置管理,在规划设计阶段设置运营安全专篇,在建设阶段设置设施设备招投标管控和测试认证制度,在建设运营衔接阶段设置试运行、试运营、正式运营转段程序规定等管控措施。
经以上措施的实施,98项中等级风险隐患已降至60项以下,设备设施评价风险已明显降低。相比上年,2016年设备设施故障下降11.33%。
【主持人】 2017-03-07 10:09
这就是说,设备设施风险与 “改”“建”挂钩,通过有针对性的实施整改,以及在新线建设提前规避一些问题,达到降低设备设施风险的目的。
【周正宇】 2017-03-07 10:14
是这样的。运营安全管理与保障风险评价与“强化管理措施”挂钩。
比如说,对运营安全风险较大线路加大投入。指导企业充分发挥企业能动性,引导企业把资源、服务、管理等向运营安全风险较大的线路倾斜,加大运营投入。
对运营设备设施故障高发强化巡检。针对轨道交通设备设施制式多样,部分老线老化严重,部分新线磨合不足,设备设施维保压力大等现状,我们逐月开展故障分析与整改例会,组织责任单位加强人员值守、加强设备维护巡检力度,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加强安检工作,强化运营安全防范。制定并印发了《北京市城市轨道交通安全检查分级分类操作标准(试行)》,积极推进轨道交通车辆配备安保人员、人物同检和防范沙林毒剂安检工作,通过安检“对抗式”检查,督促运营单位强化安检人员教育培训,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整改。
大力整治站外秩序。针对部分车站外围存在乱停车、游商多、接驳弱、缺配套、秩序差等问题,我市制定了《加强本市轨道交通站外秩序整治工作实施意见(2016~2020)》,对治安秩序、交通秩序、环境配套等三个方面14项问题开展排查整治,编制排查整改台帐,并督促各单位按照工作任务及分工,落实责任,及时开展整治。
严格安全保护区监管。2016年底,完成了五环内的轨道交通公共空间隐患治理,并协调完成176项轨道交通桥下空间挂账安全隐患治理。
【主持人】 2017-03-07 10:15
这就是说,运营安全管理与保障风险与“管”挂钩,瞄准短板,强化管理措施,达到降低设备设施风险的目的。
【周正宇】 2017-03-07 10:20
对。车站客流风险评价与“车站严防死守”挂钩。 北京市轨道交通路网客流量持续攀升,早晚高峰部分线路列车满载率长期维持在140%以上,部分重点车站始终处于高负荷状态,给运营、设备设施、乘车安全等带来较大的影响和压力。经过评价,我市轨道交通路网运营车站345座,其中,客流拥挤高风险车站11座,较高风险车站29座。我们瞄准重点线路与重点车站,严防死守,通过强化运营组织管理、完善设施保障,有效的缓解了线路与车站客流风险。
比如说,深入挖掘运输能力缓解线路客流压力。通过压缩运营间隔,提升4-大兴线、5号线、8号线、昌平线等高满载率线路,提高运营效率。对于没有扩大列车编组余地的既有线路,如10号线、1号线、八通线等,采取开行大站空车、大小交路套跑、加开临客等灵活行车组织方式,有效缓解高峰时段客流压力。
重点车站适时限流缓解站内客流压力。目前我市路网345座运营车站,常态限流车站84座,其中,早高峰期间路网有68个车站采取常态限流措施,占路网车站总数的20%。11座客流高风险车站除郭公庄站外均采取限流措施,29座较高风险车站中15座车站常态限流。
【周正宇】 2017-03-07 10:25
试行低峰优惠缓解高峰时段大客流冲击。2015年底在八通线和昌平线,我市试行低峰优惠方案,引导乘客错峰出行,取得了一定成效。再此基础上,综合考虑客流需求、票价服务等各方因素,我们又研究提出了进一步完善北京市轨道交通低峰票价优惠政策的方案,并积极推进各项相关工作开展。
强化客流组织保障车站运营秩序。组织实施“一站一方案”,有针对性的加强客流风险较高车站换乘通道、扶梯及站台等关键部位的值守力量和宣传疏导,招募志愿者协助做好高峰时段客流组织工作,确保客流安全有序。
完善应急预案、提升应急处置能力。建立市级、路网和企业三级预案管理体系,完善应急演练制度,健全信息发布机制,从故障抢修、客运组织、应急处置等各个方面,深度梳理应急联动过程中的各个环节,研究更为快速的处置机制,最大限度降低故障影响。
加装安全门完善设施保障。推进1、2号线加装安全门工程,截至2016年底,1号线安全门工程完成12座车站站台板加固、10座车站门体安装;2号线安全门工程完成13座车站站台板加固、9座车站门体安装,今年年底前将投入使用。
推进换乘通道改造消除路网瓶颈制约。针对换乘设施相对局促,客流风险较高的换乘通道,我市按照新标准、新需求,推进换乘通道改造工程。2016年启动了4号线宣武门站、13号线芍药居站、10号线国贸站等实施增建换乘通道工程,目前正在有序推进。
【主持人】 2017-03-07 10:27
嗯,车站客流风险与“防”挂钩,通过各种措施严防死守,达到降低车站客流风险的目的。
您前面提到了2014年组织试评价,2015年组织全路网评价工作,那么“千分制”评价工作将成为一项长效工作机制?
【周正宇】 2017-03-07 10:29
是的。我们将以自然年为周期,实行路网长效评价机制,每年年初完成上一年全路网评价工作。同时,我们将“千分制”评价作为强化企业管理和政府监管的有效工具和手段,大力推进问题整改和落实,不断提升我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和服务水平。
【主持人】 2017-03-07 10:30
通过周主任的详细介绍,相信大家对北京市轨道交通“千分制”评价工作有了更好的了解。感谢周主任做客在线访谈,感谢各位网友的支持与关注,下期再见!